
每句六字的古体诗。相传始于 西汉 谷永 ,一说 东方朔 已有“六言”诗。皆不传。今所见以 汉 末 孔融 的六言诗为最早。至 唐 六言诗有古体、律体之分。六言诗体以格调苍劲、浑朴为佳,但不甚流行。参阅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六言诗》、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六言诗》。
六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句由六个字组成,具有独特的韵律和结构特点。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形式
六言诗以每句六字为基本特征,分为古体与律体两种形式。其节奏多采用“二二二”或“四二”句式,如“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毛泽东《给彭德怀同志》)。
起源争议
关于起源,一说始于西汉谷永或东方朔,但现存最早作品为汉末孔融所作。另有观点认为《诗经·周南·卷耳》中的六言句式是雏形。
魏晋南北朝时期
嵇康、傅玄等诗人推动六言诗发展,嵇康的六言四句古诗为绝句奠定基础,傅玄则探索歌行体。南朝谢晦创作了长篇六言古风《悲人道》,北周庾信初步形成六言律诗格式。
唐代成熟与定型
王维的《辋川六言》是六言绝句代表作,鱼玄机的《隔汉江寄子安》则展现六言律诗的对仗工整与意境深远。唐代六言诗虽不如五、七言普及,但存世作品数量可观。
艺术风格
六言诗以格调苍劲、浑朴为佳,但因句式限制,创作难度较高,故未成主流。
使用场景
多用于抒情、咏史、田园题材,如王维描绘隐居生活,孔融借古抒怀。
宋至明清时期,王安石、苏轼等文人延续创作,明代出现《六言唐诗画谱》等选本,进一步推广六言诗。
如需更完整的六言诗例证或历史脉络,可参考权威文献如《文体明辨》《陔余丛考》。
六言诗是一种古老且广泛流传的汉字文学形式,指的是每句诗有六个字的诗歌作品。六言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汉字文化的瑰宝之一。
拆分部首:六【八字旁】 言【言字旁】 诗【讠字旁】
笔画:六(4画) 言(7画) 诗(7画)
六言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由于汉字的特点,每个字就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也就是一个字可以表达一个词。后来,人们开始将这些独立的字组合成诗歌,形成了六言诗这一诗歌形式。
繁体字:六言詩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例如,诗曰“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的“玉壶”在古时候写为“王壺”。这种变化是因为汉字的写法在演变过程中有所调整。
六言诗的例句:“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其中的一句写道:“把酒神马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一个典型的六言诗句,用六个字表达了饮酒孤独时的情感。
组词:七言诗、五言诗、唐诗、宋词、古诗等
近义词:六字诗、六字句
反义词:七言诗、五言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