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互相商讨砥砺。《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宋 范仲淹 《淡交若水赋》:“如切如磋,自契激扬之义;同心同德,孰分清浊之姿。” 端木蕻良 《曹雪芹》第二三章:“你们自幼就该互相砥砺,如切如磋,才能上进!”
“如切如磋”是一个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如下:
该成语原指加工骨、象牙、玉、石等材料时需精细切割打磨,后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通过互相商讨、交流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例如《诗经·卫风·淇奥》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工艺过程形容君子的修养需反复锤炼。
如:“学术会议上,不同领域的专家如切如磋,推动了跨学科研究。”(参考的造句逻辑)
这一成语既保留了古代工艺的具象描述,又承载了中华文化中对治学与修身的深层追求,强调协作与精进的双重意义。
《如切如磋》是一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它的意思是像切割一样,像磨砺一样。
《如切如磋》由三个字组成。其中,《如》的拆分部首是女,总笔画数为6;《切》的拆分部首是刀,总笔画数为4;《磋》的拆分部首是石,总笔画数为13。
《如切如磋》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中,其上文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磐”,意指像切割石头一样锋利,像磨砺玉石一样坚硬。
《如切如磋》在繁体中的写法仍然是「如切如磋」。
《如切如磋》这个成语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相同,没有变化。
他的学习态度真是如切如磋,非常认真。
如磨如砺、如削如磋、如火如荼等。
切实、刀刃、磨砺等。
轻松、敷衍、马虎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