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抄胥的意思、抄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抄胥的解释

专事抄写的胥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昼长无事,追録见闻……聊付抄胥存之。”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二:“刻无抄胥,然必欲抄一全分寄君读之。”《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拒约奇谈>六》:“振衣将出,有拍手大笑於两人之傍者,则抄胥 曾伯威 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抄胥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详细阐释:


一、核心释义与字源结构

抄胥(chāo xū)由“抄”与“胥”二字复合而成:


二、历史职能与社会地位

在明清官僚体系中,抄胥承担核心文书工作:

  1. 职责范围:
    • 誊录官府公文、档案副本(如刑名案卷、赋税册籍)
    • 保管文书档案,协助案牍管理
    • 部分承担初级文书起草(需经上级吏员审核)

      (参考《明会典·吏部》对"书办"职责的记载)

  2. 阶层属性:
    • 属"吏"而非"官",无品级且薪俸微薄
    • 常通过收取"抄写费"补充收入,易滋生腐败

      (清代汪辉祖《学治臆说》载:"抄胥多索费,故案牍积压")


三、文学意象与现代转义

抄胥在文化语境中衍生出双重象征:

  1. 负面批判:
    •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以"抄胥"讽刺机械模仿的文风:"君等笔录虽工,惜未悟文章机杼,如抄胥耳" 。
  2. 现代转用:
    • 引申指缺乏原创性的文字工作者(如《汉语大词典》释例:"今亦戏称剽窃他人文章者")。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3. 万历《明会典》(国家图书馆藏本)
  4. 汪辉祖《学治臆说》(中华书局《清代史料笔记丛刊》)
  5. 蒲松龄《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会校会注本)
  6.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抄胥”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指古代在官府中担任文书抄写工作的低级官吏,即“专事抄写的胥吏”。“胥吏”是古代官僚体系中处理文书、杂务的基层人员。

  2. 历史背景与使用场景
    该词多见于清代文献,例如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到,将街谈巷议的内容“聊付抄胥存之”(让抄胥记录下来);龚自珍也曾提及因“刻无抄胥”而需亲自誊写文稿。

  3. 同义词与变体
    亦作“钞胥”,两者含义相同,均为古代对文书抄写员的称呼。

  4. 现代语境
    随着印刷技术发展,“抄胥”这一职业已消失,现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创作中,代指从事机械性文字誊录工作的人。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古籍引用或扩展用法,可参考清代文集或《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白眼香抱香履备详砭灸璧连不能勾曹孙车衣驰电迟顿戳子次叙打灰堆端良对牛弹琴二司飞旋富平津浮螘跟头龟图华不再扬画碟豁如火源监当翦辟嘉庸涓滴成河巨著匡时济世括号麦稭面条魔境南方闹扫逆班凝淡平厂凭负匹鸟耆婆耆婆人物志柔态山壁煞住深山穷林赦赎适衷收押衰羸算器绦褐铁臂土方完缮玩误危峦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