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导的话。《书·洛诰》:“拜手稽首诲言。” 孔 传:“ 成王 尽礼致敬於 周公 ,来教诲之言。” 孔颖达 疏:“又拜手稽首於 周公 ,求教诲之言。” 宋 陆游 《贺吏部陈侍郎启》:“某早出门墙,晚依幕府,诲言在耳,盛德铭心。” 明 归有光 《上王中丞书》:“敬受诲言,勉自策励。”
“诲言”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uì yán,其核心含义为教导的话 或教诲的言辞。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用于教导、劝诫的言语,常见于古代文献和正式语境中。例如《尚书·洛诰》记载,周成王向周公行礼时“拜手稽首诲言”,即表达对教诲的敬重与接受。
经典出处与用法
现代语境
现代汉语中,“诲言”使用频率较低,多用于书面或文学表达,带有庄重色彩,如形容长辈的谆谆教导或经典中的劝诫内容。
该词强调言语的教导性质,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庄重性与历史渊源。
《诲言》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为huì yán。它的意思是有教育性的言辞或劝告。
《诲言》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言(yán)和讠(yuán)。它的总笔画数为8画。
《诲言》是一个古代汉字,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中的教化和教育。它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用来描述有教育意义的言辞。
《诲言》的繁体字为《誨言》。
在古代,汉字《诲言》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具体写法可以参考古代文献和古代碑刻。
1、他经常给下属提供一些有益的诲言,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成长。
2、这本书中的诲言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很有启发作用。
诲言者、诲言书、诲言文化、诲言教育
教导、启示、劝告
误导、误言、误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