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的意思、秃鹫的详细解释
秃鹫的解释
大型猛禽名。颈后裸出有绒毛,嘴尖锐如钩,性猛烈,常食小动物及鸟兽尸体。多留居我国西部山区。
词语分解
- 秃的解释 秃 ū 人无头发,山无树木,树木无枝叶:秃子。秃头。秃顶。 鸟羽毛脱落,物体失去尖端:秃鹫。秃笔。秃针。 表示不圆满、不周全:文章的开头写得有点秃。 尖 笔画数:; 部首:禾; 笔顺编号:
- 鹫的解释 鹫 (鷲) ù 一种猛禽,毛色深褐,体大雄壮,嘴呈钩状,视力很强,腿部有羽毛,捕食野兔,小羊等。亦称“雕”。 笔画数:; 部首:鸟;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秃鹫(学名:Aegypius monachus),汉语词典中通常指一种大型猛禽,属于鹰科秃鹫属。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阐释:
一、基本释义与形态特征
秃鹫最显著的特征是头部及颈部裸露无毛,呈灰白色或淡粉色,颈部具皱褶状皮肤,这一形态利于其钻入动物尸体内部取食时保持清洁。成年个体体长可达1米以上,翼展约2.5-3米,羽毛以深褐色为主,喙粗壮呈钩状,适应撕扯腐肉。
二、生态习性与行为
作为自然界重要的"清道夫",秃鹫主要以大型哺乳动物的尸体为食,通过敏锐的视觉和高空盘旋能力定位腐肉。其强效的胃酸可分解腐肉中的细菌,有效抑制病原体传播,对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具有关键作用。繁殖期多筑巢于悬崖或高树,每窝产卵1-2枚。
三、文化象征与保护现状
在传统文化中,秃鹫常被视为死亡与重生的象征(如西藏天葬习俗)。由于栖息地丧失、误食毒饵及盗猎等因素,秃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在中国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参考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链接:https://www.cp.com.cn/book/7b47f5c6f.html)
-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链接:https://www.cihai.com.cn/book/detail/21040)
网络扩展解释
秃鹫是一种大型猛禽,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释其词义与特征:
1.基本特征
- 学名与分类:秃鹫学名Aegypius monachus,属于鹰科秃鹫属,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IUCN评级为“近危物种”。
- 别名:俗称“秃鹰”“座山雕”,藏语音译“夏过”。
2.形态描述
- 体型:体长100-120厘米,翼展可达2.6米,体重最重约14公斤。
- 外貌:成鸟通体黑褐色,头部裸露仅被短绒羽,后颈完全无毛;幼鸟体色较淡且头部更裸露。
3.习性与生态
- 食性:以大型动物尸体为主食,偶尔捕食小型动物,被称为“草原清洁工”。
- 行为:常单独活动或小群争食,善高空翱翔,视觉与嗅觉敏锐。
4.分布范围
- 全球分布:广布于欧亚大陆、中东、非洲北部等地区。
- 中国分布:主要栖息于青海、西藏、甘肃等西部山区及高原。
5.文化意义与保护
- 文化关联:与西藏天葬习俗密切相关,被视为自然“分解者”。
- 保护现状:因栖息地减少等因素,中国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本溪市林业和草原局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棒十挟邦图北货碧兰逼使尘抱痴念雏鸽出何经典大包单导论刀山剑树导谀大填大一统电视电话觝距东海扬尘丰居份外蝮虫覆定宫人广岸谷入谷色悍怒懽迎艰祸交善鷮息经忏浄侣计日峻削铐子磕伏克罗地亚可圈可点渴吻理脉搂沟子买驩嫚臧缪巧逆迹强取碁博起税三护殊用所部贪猥添案蹄蹶童牛角马僮娃同心鸟踒折香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