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绅正笏的意思、垂绅正笏的详细解释
垂绅正笏的解释
绅:古时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笏:指朝笏,用于记事。垂下大带的末端,双手端正地拿着朝笏。形容朝廷大臣庄重严肃的样子。
词语分解
- 垂绅的解释 大带下垂。《礼记·玉藻》:“凡侍於君,绅垂。” 孔颖达 疏:“绅,大带也。身直则带倚,磐折则带垂。”言臣下侍君必恭。后借指在朝为臣。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气,而措天下於
- 笏的解释 笏 ù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俹 )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 笔画数:; 部首: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垂绅正笏”是一个描述古代官员庄重仪态的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拼音与字词分解
- 拼音:chuí shēn zhèng hù
- 分解:
- 垂绅:指士大夫衣外束腰的大带自然下垂,象征身份尊贵;
- 正笏:笏(hù)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持的记事板,“正笏”表示双手端正持握,体现严肃恭敬。
二、整体释义
形容朝廷大臣在朝堂上庄重肃穆、仪态端正的样子,尤指处理国家大事时保持冷静稳重。出自宋代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三、用法与语境
- 语法:多作谓语或定语,用于描述旧时大臣的仪态;
- 感情色彩:中性或褒义,隐含对官员责任感与威仪的褒扬;
- 示例:史书常以“垂绅正笏”刻画名臣形象,如《宋史》中描述名相上朝时的场景。
四、现代应用
如今该成语使用较少,属于生僻词汇,多见于历史文献、古典文学或成语接龙游戏中。若需造句,可参考:“朝会上,群臣垂绅正笏,静候天子决策。”
网络扩展解释二
《垂绅正笏》是一个成语,表示的意思是指官员在垂拱而朝臣依礼拜见时,头戴礼帽、身穿礼服,正立以听政务,严肃庄重的样子。现在常用来形容官员尽职尽责、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 拆分部首和笔画:垂(區)+绅(糸)+正(一攵)+笏(⺆、沐)
- 来源:这个成语来源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司成》中对于王朝时代的官员仪态的描述。
- 繁体:垂綪正筆
- 古时候汉字写法:垂綪正筆
- 例句:他在会议上垂绅正笏,严肃认真地处理每个问题。
- 组词:绅士、笏仪、笏状
- 近义词:龙袍朝服
- 反义词:懒散、不敬慎重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我将非常乐意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