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进退无据的意思、进退无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进退无据的解释

谓前进后退均无所凭依,处境窘迫。《晋书·礼志上》:“ 刘邵 所执者《礼记》也,夫子、 老聃 巷党之事,亦《礼记》所言,復违而反之,进退无据。” 宋 陈亮 《酌古论·曹公》:“失其术则虽纷纷战争,进退无据,卒不免败亡之祸者, 项籍 是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诡托於 桀 犬之吠 尧 ,是首鼠两端,进退无据,实狡黠反覆之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进退无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ìn tuì wú jù,意为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处境窘迫、进退两难。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含义
    指人在行动时缺乏可依据的条件或退路,导致无论选择前进还是后退都陷入困境。例如《后汉书·樊英传》提到“进退无所据矣”,即形容人在面对权责时既无对策又无法逃避的窘境。

  2. 出处
    最早见于《后汉书·樊英传》,后《晋书·周处传》进一步引申为“邪正失所,进退无据”,强调人在道德与现实的矛盾中难以抉择。宋代陈亮在《酌古论》中也以项羽为例,说明缺乏策略会导致“进退无据”的败局。

  3. 近义词与用法
    近义词包括“进退失据”“进退两难”等,多用于描述政治、军事或道德困境。例如清代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批评某些人“首鼠两端,进退无据”,形容其狡黠反复的品性。

  4. 使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表达行动依据缺失或陷入两难境地的语境,如决策失误、道德矛盾或复杂局势中的被动状态。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处细节,可参考《后汉书》《晋书》等古籍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进退无据》的意思

《进退无据》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在面对困境或抉择时,找不到正确的方向或依据,无法决定该如何行动。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进退无据》这个词由3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辵”、“进”、“无”,总共有17个笔画。

来源

《进退无据》最早见于《左传》中,其中的篇目《僖公十五年》中写道:“君子进退无(ㄧˊ)害。”“无(ㄧˊ)害”即为“无据”的意思。后来,这个词经过演变成为现在的成语。

繁体

《进退无据》的繁体字为「進退無據」。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进退无据的写法可能稍有变化。例如,进字可能会写作「行」,退字可能会写作「響」,无字可能会写作「毋」或「无」,据字可能会写作「禮」。

例句

他在事业上遇到了重大的困难,陷入了进退无据的境地。

组词

进退维谷、左右为难、进退两难

近义词

进退维谷、左右为难、进退两难、进退艰难

反义词

进退自如、得心应手、明辨是非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