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閴静”。寂静;宁静。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路当可》:“吾以鬼见困,从其家求閴静处,将具奏于天。” 明 张景 《飞丸记·赏春话别》:“相庆幸,世界风烟閴静。看过隙居诸,几多情境。”
阒静(qù jìng)是一个形容词,用于描述环境极度寂静、空旷无声的状态,带有文学化的意境色彩。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寂静无声
指空间或环境中完全没有声响,强调“绝对安静”的状态。例如:“深夜的山谷一片阒静,唯有溪水潺潺。”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82页。
空旷幽深
隐含空间广阔而人迹罕至的意味,常见于描写自然或荒废场所。如:“阒静的古城废墟中,只余断壁残垣。”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阒”字条。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及文学作品,常见于描写:
王维《鸟鸣涧》虽未直用“阒静”,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之句,恰是“阒静”意境的典型呈现。
来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98页。
“阒”为形声字,楷书定型于南北朝,繁体作“闃”,简化后保留“门”部意象。
字形参考:《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745页。
参考资料
“阒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ù jìng,主要用于形容极度安静、没有声响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环境或场所完全没有声音,强调一种深沉的寂静,甚至细微的声响也不存在。例如:“深夜的山林一片阒静”。
词源与结构
使用场景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
哀莫大于心死不料操左券钞旁钱成画舂容唇喙道德品质道扬典铺凋兵董帷都乡独丁泛级丰膳负斗浮阔乖则鬼张鬼智鸿篆磵壑尖尖嚼子疾瘯界石节余讦制戟决禁侍鸡舌香咎氏拘拿累劫陵母伏剑稑穜律博士蒙汜明要墨彩莆仙戏强烈前悔铅粒遒隽憩止儒席颯拉桑榆晩景山农少好蛇钻窟洞蛇知道水王苏井太平无象完竣汶阳田雾幛县试细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