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鸡舌香的意思、鸡舌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鸡舌香的解释

即丁香。古代尚书上殿奏事,口含此香。《初学记》卷一一引 汉 应劭 《汉官仪》:“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 唐 刘禹锡 《郎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而继和》:“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接武》:“御杯共醉龙头榜,春雪同含鸡舌香。”亦省作“ 鸡香 ”、“ 鸡舌 ”。 唐 黄滔 《遇罗员外衮》诗:“豸角戴时垂素髮,鸡香含处隔青天。” 唐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攻讨》诗:“暂逐虎牙临故絳,远含鸡舌过新年。”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鸡舌遥闻韵,猩脣厌授餐。”《天雨花》第四回:“愿为鸡舌噙於口,常作灵臺贮在心。”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鸡舌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提到的香料名称,其含义和用途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词义

鸡舌香即丁香(植物学名:Syzygium aromaticum),是桃金娘科植物的干燥花蕾。因其形状类似鸡舌而得名,主要原产于东南亚及中国南方地区。

二、历史用途

  1. 官员奏事礼仪
    汉代起,尚书郎等官员上殿奏事时需口含鸡舌香,以保持口气清新。《汉官仪》记载:“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成为官员身份的象征。

  2. 去除口臭的香料
    唐代文献如《野叟曝言》提到其用于口腔清洁,权德舆诗中“芬芳鸡舌向南宫”也印证了这一用途。

三、文学与文化意象

古代诗词中常以“鸡舌香”暗喻官员身份或文人雅趣。例如:

四、其他说法辨析

个别资料(如)称其为“形容食物美味的成语”,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主流观点仍以丁香解释为主。

提示: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官仪》《初学记》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鸡舌香》的意思

《鸡舌香》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口才非常好,能言善辩,能够赢得他人的欢心和认可。

《鸡舌香》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鸡舌香》由四个汉字组成,按拆分部首和笔画可以分解如下:

《鸡舌香》的来源

《鸡舌香》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有位名叫赵盘山的人口才极佳,能够用优美的辞藻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他被形容为“鸡舌香”,成为了后来用来称赞口才好的人的成语。

《鸡舌香》的繁体

《鸡舌香》的繁体写法为「雞舌香」。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鸡舌香》在古时候的写法为「鷄舌香」。

《鸡舌香》的例句

他的口才非常出色,跟他辩论简直就是对牛弹琴,真是一位真正的《鸡舌香》。

《鸡舌香》的组词

鸡舌香并没有常见的组词,更多时候是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

《鸡舌香》的近义词

优辩之士、巧舌如簧

《鸡舌香》的反义词

笨口拙舌、言辞匮乏

别人正在浏览...

拔兵北辰星拱摽货不昌不冺谄笑哆口喘吓垂象出跨翠哥典史抵遏独特渡越赶熟勾勾搭搭古学海濶天空胡混缄密剪样积惯镜洁井水不犯河水即色空拘曲口谈指画壼彝恋恨灵童轮挨冒袭面南背北弄文碰磕楄部跄扬骞举侨吴缺一不可羣厉戎落蹂若润笔花色拉首序爽然若失松碎速讼鞺鞳天语外伸望外文舞无怀氏污莱絃管谢纸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