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鸿文巨著。《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凯容舞》:“肇迹缔基,义搮鸿篆。”
“鸿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拼音:hóng zhuàn
释义:指规模宏大、内容重要的著作,即“鸿文巨著”。该词常用于形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献或经典作品。
文献来源:
最早见于《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凯容舞》中的“肇迹缔基,义搮鸿篆”,此处通过“鸿篆”赞美功绩或典籍的宏伟。
构词解析:
“鸿篆”是一个具有古典色彩的词汇,强调著作的宏大与重要性,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更完整的信息,可参考《乐府诗集》或汉典等文献。
《鸿篆》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指的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篆刻字体。篆刻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鸿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鸿篆的部首是鸟部,它由“鸟”字旁组成。根据规范的字典,它的总笔画数为14画。
鸿篆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篆刻艺术发展过程中。在商代和西周时期,篆刻出现在青铜器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篆刻逐渐发展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文字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印章、铭文、碑刻等领域。
鸿篆的繁体字为「鴻篆」,在繁体字系统中使用。繁体字是汉字的另一种书写方式,常见于台湾、香港等地区。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不同。当时的鸿篆书写形式也有所不同,更加古朴和独特。这种古时候的鸿篆书法风格称为古篆,是篆刻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
1.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鸿篆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2. 这幅画上的字体仿佛是古代的鸿篆一样。
1. 鸿篆艺术
2. 鸿篆刻字
3. 鸿篆之美
4. 鸿篆书法
1. 古篆
2. 篆刻
3. 小篆
1. 楷书
2. 行书
3. 草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