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权势和尊名。《战国策·赵策一》:“ 张孟谈 便厚以便名,纳地释事,以去权尊,而耕於负亲之丘。”
“权尊”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权势和尊名,常用于描述地位显赫、权力威望并存的人物或状态。以下为详细解析:
“权”代表权力、地位,“尊”指尊贵、高贵,组合后强调权力与尊贵的一体化。例如《战国策·赵策一》中记载:“张孟谈便厚以便名,纳地释事,以去权尊,而耕于负亲之丘”,此处“权尊”即指权势与尊位的结合。
“尚书出纳王命,敷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后汉书》相关记载,类似用法见)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用例,可查阅《战国策》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
《权尊》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词语,其含义包括权力高位和尊贵地位。拆分部首为“木”和“见”,笔画数为13。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过程中。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權尊》。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可以通过观察字形的演变来了解它的历史。
在繁体字中,权尊的写法为《權尊》。这种写法更加传统和古典。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权尊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它的字形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状态。所以在古代,人们使用的权尊字与现代汉字写法基本相同。
1. 这位国王的权尊地位使得他可以任意决定国家政策。
2. 在古代社会,皇帝是最高的权尊,众人都要对其顶礼膜拜。
1. 权力高尊
2. 权尊神圣
3. 世居权尊
4. 权尊无比
5. 尊贵权威
1. 地位尊贵
2. 权势高显
3. 地位显赫
4. 至尊无上
5. 统治权威
1. 权势低微
2. 地位卑贱
3. 水平普通
4. 平民众庶
5. 平凡普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