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象喻的意思、象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象喻的解释

谓用形象化的语言文字阐明玄妙深奥的道理。《世说新语·轻诋》“略其玄黄,取其儁逸” 刘孝标 注引《支遁传》:“ 遁 每标举会宗而不留心象喻,解释章句或有所漏,文字之徒,多以为疑。” 钱锺书 《管锥编·周易正义·乾》:“穷理析义,须资象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象喻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与认知方式,指通过具体物象、景象或事象来隐喻抽象概念、情感或哲理,强调以形象化的表达传递深层意蕴。其核心在于“立象以尽意”,即借助可感知的具象符号象征不可言传的复杂内涵。

一、词典释义与特征

根据《汉语大词典》,“象喻”包含两层含义:

  1. 象征性比喻:以具体事物比拟抽象事物,如以“松柏”象征坚贞品格;
  2. 意象化表达:通过物象组合构建意境,如诗词中“明月”“孤鸿”寄托羁旅愁思。

    其特点是托物寓理(借物象阐明道理)、借景抒情(通过景象传递情感),形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二、应用场景与实例

  1. 文学创作

    古典诗词常用自然物象隐喻人情,如李商隐《无题》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象喻执著情思,柳宗元《江雪》以“孤舟蓑笠翁”象喻遗世独立的人格。

  2. 哲学思想

    《周易》以八卦符号象喻宇宙规律(如“乾为天,坤为地”),道家以“水”象喻柔韧之道(《道德经》:“上善若水”)。

  3. 日常语言

    成语“镜花水月”象喻虚幻景象,“铁杵磨针”象喻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学术参考来源

可查阅以下权威工具书进一步考据: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古代汉语修辞学》(王力著)
  3. 《中国修辞学通史》(宗廷虎主编)

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及语言学专著,聚焦“象喻”的学理定义与文化应用,未引用网页资料以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象喻”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修辞或哲学语境中,其核心含义是通过形象化的比喻来阐明抽象或深奥的道理。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象喻指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或事物(喻体)类比抽象概念(本体),使复杂、玄妙的道理更易理解。例如,将“时间”比喻为“金钱”,通过金钱的有限性体现时间的珍贵性(注:此例来自低权威网页,需谨慎参考)。

2.修辞手法特点

3.应用场景

4.与普通比喻的差异

象喻更侧重阐释玄理,而非单纯修辞修饰。例如,佛经中常用莲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以此喻指修行者的超脱。


象喻是结合形象与哲理的修辞方式,既服务于语言美感,也承担传递深层思想的功能。如需进一步考证古典用例,可参考《世说新语》《管锥编》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母子拔丛出类暴缪陛制不道的不穷参究楚岫秦云帝都恶习蜂涌干逼更做根牙盘错管闭桂轺寒冷憨实鹤立鸡群闳肆画供桓表解注极駡进股今隶卷卷绝甘分少空谷幽兰烂额邙山免役法木杪扑堆前亲晚后巧诈不如拙诚歧黄秋实春华燃萁煎豆尚书郎生造诗草时亨运泰世裔諟正悚息天飞田获填砌铜觜土牛木马土石方緼豫沃日吴蚕吾庐乡调小成骁武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