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抢榆的意思、抢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抢榆的解释

语本《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鳩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后以“抢榆”借指仅能短程飞掠的小鸟。亦以喻胸无大志或胸无大志者。 南朝 梁 何逊 《穷鸟赋》:“时復抢榆决至,触案穷归。” 唐 储光羲 《哥舒大夫颂德》诗:“顾我抢榆者,莫能翔青冥。” 宋 陆游 《龙锺》诗:“抢榆敢羡垂天翼,倚市从嗤刺绣文。”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抢榆”是一个源自《庄子·逍遥游》的典故性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出处与字词解析 该词出自《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嘲笑大鹏的场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抢”在此读作qiāng(),意为“突入、撞击”,指小鸟快速俯冲触碰树木的动作;“榆”即榆树,代指低矮的树木。

二、本义与引申义

  1. 本义:描述小鸟仅能短距离飞掠至低矮树木的行为,暗含飞行能力的局限性。
  2. 引申义:
    • 比喻胸无大志:如唐代储光羲诗句“顾我抢榆者,莫能翔青冥”,以“抢榆者”自谦志向浅近。
    • 自嘲处境局限:宋代陆游在《龙锺》中写道“抢榆敢羡垂天翼”,表达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三、文学应用 该词常见于古诗文,例如南朝何逊《穷鸟赋》用“抢榆决至”描写鸟的窘迫,强化了词语的意象色彩。现代汉语中虽不常用,但在解读古文或进行文学创作时仍具参考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抢榆的意思

《抢榆》又称为《抢榆救火》,是指在火灾现场利用切断榆木进行灭火的一种措施。榆木因其质地坚韧,容易切割,并且燃烧起来不易熄灭,因此在火灾中使用榆木进行灭火具有较好的效果。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抢榆》这个词由部首组成是手(扌)和木(木),其中“手”为5画,“木”为4画。

来源

《抢榆》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中,他在游历途中目睹了一场火灾,看到有人砍下树枝扑灭火势后,有感而发写下了《抢榆》这个词。

繁体

《抢榆》的繁体字为「搶榆」。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抢榆》一词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太多的变化。

例句

1. 火灾发生时,大家迅速行动起来,纷纷拿起榆木抢榆救火。

2. 古代抢榆救火的勇士们用榆木灭火的事迹流传至今。

组词

抢劫、抢夺、榆树、榆木、救火、灭火、火灾

近义词

切榆、救榆

反义词

放榆、烧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