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天地。《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思所以克播遗尘,敝之穹壤。” 张铣 注:“言使遗尘之声,与天地同敝。”《周书·晋荡公护传论》:“若斯人者,固以功与山岳争其高,名与穹壤齐其久矣。” 宋 陆游 《北望》诗:“岂无豪杰士,愤气塞穹壤。” 元 萨都剌 《为姑苏陈子平题黄公望<山居图>》诗:“人生穹壤贵自攄,布韦轩冕奚錙銖。”
“穹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ióng rǎng,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析如下:
指天地
引申为时间或境界的永恒
“穹壤”主要作为天地的代称,承载古典文学中的空间与时间意象。若需引用比喻义(如巨大差异),建议标注出处并说明语境适用性。
《穹壤》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广阔如穹隆的天地或世界,常用来形容山川广袤,气势宏伟的景观或境地。
《穹壤》这个词的部首是“穴”和“土”,共包含9个笔画。
《穹壤》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庄子·外物》:“吾丧舟、余不图之,羿解筈、余不画之,坠剑、余不持之,中夜而起,闻风穹壤有言,曰:‘惊乎?’”其中的“风穹壤”指的就是广袤辽阔的天地。
繁体字为「穹壤」。
古代对于《穹壤》的写法称为“篆书”,以在甲骨和金文中出现较多。其在篆书中的形状稍有变化,但整体结构基本相同。
1. 这座山脉连绵起伏,真是一片壮丽的穹壤。
2. 夜晚仰望星空,感受到了宇宙无垠的穹壤之美。
3. 高原上起伏的草原宛如一片草的穹壤。
穹天、壤土、穹苍、穹隆、大穹、广壤。
辽阔、广大、浩渺、广袤、宽广。
狭小、狭隘、狭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