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襁褓的意思、襁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襁褓的解释

[swadding clothes] 襁保,襁葆。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指婴儿包

昔成王年幼,越在襁保(褓)。——《后汉书·桓郁传》

详细解释

亦作“ 襁緥 ”。亦作“ 襁葆 ”。 1.葆,通“ 褓 ”。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泛指婴儿包。《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汉书·宣帝纪》:“曾孙虽在襁緥,犹坐收繫郡邸狱。”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緥,小儿被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婴孩无知,虽使陨於母胎,夭於襁褓,啜气欲絶,岂识患苦!” 艾青 《年轻的母亲》诗:“打开襁褓又包好,抱起婴儿又放下,嘴里在自言自语,好像和婴儿对话。”

(2).葆,通“ 褓 ”。借指婴幼儿。 汉 贾谊 《新书·数宁》:“ 发子 曰:‘至治之极,父无死子,兄无死弟,途无襁褓之葬,各以其顺终。’” 宋 黄庭坚 《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诗:“白头晏起饭,襁褓语呕哑。”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六章:“余自襁褓,独媪一人怜而抚我,不图今已长眠。”

(3).葆,通“ 褓 ”。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龚涛前身》:“医居于郡治之南,过司法厅,见门外扰扰往来,云:‘官病亟。’及至 龚氏 而 涛 生。襁葆毕,復还,则司法已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襁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iǎng bǎo(注意“襁”不读 qiáng)。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本义
    指包裹婴儿的宽带(襁)和被子(褓),后泛指婴儿包或包裹婴儿的行为。古代襁褓尺寸约为长1.2-2尺、宽8寸。
  2. 引申义
    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或比喻婴幼儿时期。例如:“尚在襁褓中”表示婴儿阶段,“脱离襁褓”比喻长大成人。

二、结构与文化内涵


三、应用与例句

  1. 文学引用
    《列子·天瑞》提到“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指婴儿出生即夭折。
  2. 现代用法
    • “她尚在襁褓中就被收养。”
    • “脱离襁褓后,孩子逐渐独立。”

四、常见误区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权威词典或百科(如汉典、搜狗百科)。

网络扩展解释二

襁褓的意思

襁褓(qiǎng bǎo)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指的是给婴孩包裹的婴儿抱被子或抱的衣物。这是一个用于描述婴幼儿衣物的词语。

拆分部首和笔画

襁褓的部首分别是衣(yī)和虍(hū),总共有20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字

襁褓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襁褓》一篇中,成为了汉字的一部分。在繁体字中,襁褓的写法为「纓襮」。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会有所不同。襁褓的古时写法是「襁褓」,与现代简化字形式略有区别。

例句

1. 她将婴儿包裹在襁褓中,小心照料。

2. 这件襁褓是我们家传的,有着特殊的纹路。

组词

襁褓的一些相关词汇有:

1. 襁褓包:专门为婴儿设计的包裹。

2. 襁褓袋:用于装婴儿衣物的袋子。

3. 襁褓师:专门从事婴儿护理的人。

近义词和反义词

襁褓的近义词是「抱被」,反义词是「斗篷」。

别人正在浏览...

安佳鳌抃拔群出萃本管笔祸避祸箔幛才识过人藏蓄车帐鉏强动轮锻灶匪石之心罦罬杠棒根体沟壑钩子挂斗朹实海外侨胞夯市呵冻红丝疔皇直回信胡云海嗙教唆解码精谛镌改恐悚况乎良辰美景烈汉鳞皮流颷流和命将冥漠之乡欧苏蟠虬青玉嶂秋后拳祸曲至儒者散杂山窜伤害伤怀山冕诗邮提留痛史亡国之音闱墨席盖翕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