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童的意思、青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童的解释

(1).神话传说中的仙童。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洞庭山 ﹞昔有 青童 秉烛飇飞轮之车至此,其迹存焉。”《太平广记》卷十一引 宋 曾慥 《集仙传·大茅君》:“ 汉 元寿 二年,八月己酉, 南岳真人赤君 、 西城王君 及诸 青童 并从 王母 降於 盈 室。”

(2).引申为修炼有素的道士。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3).即 青童君 。 唐 顾况 《短歌行》之六:“ 轩辕 弓箭无人识, 东海 青童 寄消息。” 唐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步网绕碧落,倚树招 青童 。” 王琦 注:“《真灵位业图》:‘ 龚仲阳 、 幼阳 兄弟二人,受道於 青童君 。’” 宋 苏轼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戏作此数句》诗:“喜我归有期,举酒属 青童 。” 王十朋 注引 赵次公 曰:“ 青童 ,神仙 青童君 也。” 陈三立 《榘林五十生日赋赠》之三:“神丹受得 青童 祕,散落人间只等閒。”参见“ 青童君 ”。

(4).指少年。 唐 于鹄 《古挽歌》:“青童抱何物,明月与香囊。” 清 郑燮 《止足》诗:“闺中少妇,好乐无猜;花下青童,慧黠适怀。” 续范亭 《总部观平剧》诗:“丰衣足食好榜样,两个青童四百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青童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和文献用例进行解析。

1. 道教文化中的仙童称谓

在道教典籍中,"青童"特指东方青华大帝的化身青童君,象征仙界使者。《上清大洞真经》载其"主掌三界十方九地生死之籍",唐代诗人李白《访道安陵遇盖寰》亦云"青童向我言",均以青童喻指接引凡尘的仙人。此义项常见于道教斋醮科仪文献。

2. 文学意象中的少年指代

古典文学中,"青童"多作僮仆代称。明代《醒世恒言》有"青童献茗"的描写,清代《聊斋志异·青凤》则以"着青童,押车后"描述世家出行仪仗,均指未冠少年侍从。该用法始见于《晋书·艺术传》,注疏释为"青衣童子"的简称。

3. 植物拟人化的修辞运用

在特定文学作品中,该词被赋予植物拟人化特征。如宋代杨万里《芭蕉》诗"青童拔剑斫罗縠",以青童喻指芭蕉嫩叶。此类用法属文人个性化创作,未形成稳定义项。

网络扩展解释

“青童”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古籍文献及文化语境。以下是详细解析:

1.神话传说中的仙童

指道教或神话中侍奉神仙的童子,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例如南朝梁代任昉《述异记》记载,洞庭山曾有“青童秉烛飇飞轮之车至此”,《太平广记》也提到西王母降临时有“诸青童”随行。

2.修炼有素的道士

引申为道行高深的修道者。唐代李白在《访道安陵遇盖寰》中写道“仙人识青童”,此处“青童”即指修为深厚的道士。

3.青童君(特定神祇)

指道教传说中的神仙“青童君”,常居东海,掌管仙籍。唐代顾况、李白的诗中均提及此神,如“东海青童寄消息”“倚树招青童”;宋代苏轼亦在诗句中引用“举酒属青童”。

4.泛指少年或年轻人

部分文献中,“青童”也代指年轻男子或青少年,如《搜狗问问》提到“指青少年男子”。但此用法多见于现代引申,古籍中较少直接使用。


该词核心含义与道教神话相关,既可指仙童、神君,也可代指修道者或少年。不同语境需结合文献具体分析。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述异记》《太平广记》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薇磅子儿变复兵主鬓鬣不留余地参款尺壁寸阴宠子初眠恩化法田风奇丰牣焚书符节釜脐墨共乳狗苟蝇营垢洿官耗关键字回波乐魂飞胆破活人书活润解折饥流锦标赛金虎几危军具咀徵含商酷累练红泥瓦匠杷杆船陪京擗膺潜光隐德樵叟窃命青狐囚制三公山碑商数傻相手镘舜犬伺瑕抵蠙繐帷速碌碌讨扑题凤土色挽强兀卒献好鲜脍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