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公山碑的意思、三公山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公山碑的解释

汉 光和 四年祀 三公山 的碑刻。文字漶甚,旧拓亦仅残存三、四百字。隶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字,额中央题“三公之碑”四字,左右为“封龙君”、“灵山君”六字。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元氏封龙山颂》:“ 道光 中, 嘉兴 沉 君 匏庐 守 真定 时,辑《常山贞石志》二十四卷,以搜得 光和 四年《三公山碑》为快。”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公山碑”是汉代碑刻,但需注意其具体指向可能涉及不同时期的碑刻。综合权威资料,主要有以下两类解释:

一、东汉《祀三公山碑》(元初四年)

  1. 历史背景
    该碑刻于东汉元初四年(117年),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由常山相冯君为消除天灾人祸、祈求国泰民安而立。碑文记载了东汉时期连年遭受羌人侵扰、蝗旱灾害后,通过祭祀三公山神获得甘露与丰收的史实。

  2. 内容与形制
    碑高1.7米,宽0.7米,现存河北元氏县封龙书院汉碑堂。碑文共10行,约200字,记述祭祀活动及社会状况,为研究东汉社会、宗教及书法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

  3. 艺术特色

    • 字体风格:篆隶相融,是汉字由篆转隶的过渡代表。笔画方折峻利,兼具古朴与流畅,被邓石如、吴昌硕等书法家临摹推崇。
    • 章法布局:行间茂密,大小穿插,虚实相生,形成独特的空间布白,具有行草书的动态美感。

二、光和四年《三公山碑》

部分文献提及另一块刻于东汉光和四年(181年)的碑刻,隶书二十四行,残存三四百字,额题“三公之碑”,左右刻“封龙君”“灵山君”。但此碑信息较少,可能与《祀三公山碑》存在混淆或名称重叠。

三、其他释义

个别网络词典将其引申为成语,比喻声望极高的人或事物,但此用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需谨慎使用。


“三公山碑”主要指东汉元初四年的《祀三公山碑》,具有重要历史与艺术价值;光和四年的同名碑刻记载较少。若需深入研究,可参考故宫博物院等权威机构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公山碑>是指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三公山下的一块古碑。下面将为您介绍其词义、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相关信息。 一、词义: 《三公山碑》指的是曲阜市三公山下的一块古碑,其内刻有孔子的《弟子规》。这块碑是对孔子的崇敬和纪念,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文物之一。 二、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公山碑的拆分为:三(木)公(八)山(山)碑(石)。拆分后的部首和笔画分别为木(4画)、八(2画)、山(3画)、石(5画)。 三、来源: 三公山碑于北宋至元世祖时期(公元960-1368年)刻制。该碑原刻在曲阜的三公山上,寓意着孔子的三起居处:西(周公庙)、东(孔庙)和南(孔林)。目前,此碑保存在曲阜孔庙内,是孔庙的重要景点之一。 四、繁体: “三公山碑”的繁体字为「三公山碑」。 五、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对于《三公山碑》而言,古时字曾写作「三公山碑」。 六、例句: 一些引用《三公山碑》的例句: 1. 学习《三公山碑》是了解孔子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2. 曲阜的三公山碑见证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七、组词: 与《三公山碑》相关的组词包括:三公、山下、碑文等。 八、近义词: 《三公山碑》的近义词包括:孔子铜像、孔子祠堂、孔子故居等。 九、反义词: 《三公山碑》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根据描述内容使用一些相对的词语,例如:不是孔子的,非圣贤所居住的等。 总结: 《三公山碑》指的是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三公山下刻有孔子《弟子规》的古碑。其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木、八、山、石。该碑于北宋至元世祖时期刻制,如今保存在曲阜孔庙内。在古时汉字写法中,古文形式为「三公山碑」。组词有三公、山下、碑文等。近义词包括孔子铜像、孔子祠堂等,反义词可从不是孔子的角度进行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

捱风缉缝暗场晻翳卜骨不令碜话沉香楚蛮词坛达听调阅豆逼反抗丰妍公徒官籍蛊道鬼董狐煌熠澴潆虎狼心忽流瀸渍计臣饥窘禁榷捐金抵璧軖床连系黎装鸾歌凤吹露堂履组铭款敏行拿云握雾女儿节偏名罢于奔命迁墓骞损佥套轻风晴旭穷命丘轲柔懦寡断杀并勝侣盛年不重来设施射叶授指水浇莲泰素棠溪童乌頽魄晚途五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