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捶胸。形容哀痛的样子。《醒世缘弹词》第十三回:“﹝ 倪师母 ﹞説完,竟气絶了。 倪姑娘 的擗膺痛哭,不用细説了。” 章炳麟 《东三省政要序》:“余每驰传 寧远 、 广寧 间,念 熊襄愍 事,未尝不擗膺高蹈也。”
“擗膺”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pǐ yīng,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搜索结果解析如下:
若需更多例句或古文出处,可参考汉语词典类工具书或古籍数据库。
《擗膺》(pī yīng)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抚胸吁气、伤心痛苦时捶胸而叹的动作。
《擗膺》是由“手”(扌)和“肉”(⺼)两个部首组成。
它的总笔画数为19笔,其中拼音“擗”有18笔,而拼音“膺”有20笔。
《擗膺》最早出现在《诗经·鲁颂·谷风》中:“悠悠我心,悠悠悠哉,擗膺既悲。”意为“我的心情郁郁沉重,恍惚忧伤。”
在繁体字中,拼音“擗”和“膺”是保持不变的。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略有不同。对于《擗膺》这个词,古时候常用的汉字写法为“擗 - 攵肉甬”,“膺 - 月門甬心”。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擗膺而叹,心情痛苦无比。
2. 考试成绩公布后,他擗膺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尽力。
组词:擗膺也可以组成其他词语,如“擗膺自责”、“擗膺叹息”等。
近义词:悲伤、伤心、痛苦。
反义词:欢乐、喜悦、快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