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西面方向。语出《淮南子·天文训》:“西方金也……其神为 太白 ,有兽白6*虎。” 唐 吕温 《凌烟阁勋臣颂·刘夔公宏基》:“ 夔公 峥嶸,金虎之精。”
(2).西方七宿的通称。《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 望舒 离金虎, 屏翳 吐重阴。” 李善 注:“《汉书》曰:西方,金也……然西方七星,毕昴之属,俱白6*虎也。” 刘良 注:“毕星,西方宿,故云金虎也。”
(3).指金星和昴星。古人以为金星与昴宿相近系兵乱之象。《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大辰匿耀,金虎习质。” 李善 注:“《石氏星经》曰:昴者,西方白6*虎之宿也。太白者,金之精。太白入昴,金虎相薄,主有兵乱也。” 唐 李嘉祐 《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九侍御收兵归扬州》诗:“冷气清金虎,兵威壮铁冠。”
(4).指太阳。 南朝 梁 刘孝绰 《望月有所思》诗:“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五代 谭用之 《江边秋夕》诗:“吟期汗漫驱金虎,坐约丹青跨玉鱼。” 明 何景明 《后白菊赋》:“金虎兮屏舍,白帝兮徂驾。”
(5).比喻国君所亲厚的小人。《文选·张衡<东京赋>》:“始於宫邻,卒於金虎。” 李善 注:“ 应劭 《汉官仪》曰:不制之臣,相与比周。比周者,宫隣金虎。宫隣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进,与君为隣,贪求之德坚若金,谗谤之言恶若虎也。”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金虎知难动,毛釐亦耻言。” 清 钱谦益 《癸未元日》诗:“禁城云护铜龙晓,阁道风迴金虎清。”
(6).器物上的虎形金属装饰。 唐 韩湘 《言志》诗:“寳鼎存金虎,元田养白鸦。” 宋 米芾 《书史》:“研滴须琉璃,镇纸须金虎。”
(7).指虎。 元 张可久 《人月圆·吴门怀古》曲:“山藏金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一本作“ 白6*虎 ”。
(8).见“金虎臺。”
(9).见“ 金虎符 ”。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金虎汉语 快速查询。
金虎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天文星象指代
古代文献中,“金虎”指西方七宿的统称,即奎、娄、胃、昴、毕、觜、参。《后汉书·天文志》载:“参为白虎,觜为虎首,故曰金虎”,象征秋季肃杀之气。此概念亦见于《晋书·天文志》,以白虎对应五行中的金属性,构成“金虎”的星宿对应关系。
二、礼器与器物象征
三、神话生物意象
《山海经》注疏提及“金虎”为镇守西方神兽,与青龙、朱雀、玄武并称,其形象融合虎形与金色鳞甲,具驱邪镇煞功能。此说多见于道教典籍,如《云笈七签》描述其为“庚辛之神,主杀伐”。
四、现代引申含义
当代语境中,“金虎”可指代:
“金虎”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文献理解,以下是主要解释:
“金虎”涵盖方位、星象、政治隐喻等多重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文化内涵多源自古代天文五行学说和经典文献,部分用法(如“宫邻金虎”)已成为固定成语。
爱侣暗幕白骨再肉班师得胜辨口辩口比肩并起泊秦淮才色串门遄速啜醋诞荡单帖大月氏殿直鼎姓遁免恶积祸盈阿其所好蕃国繁芿飞燕游龙愤风惊浪丰牣负刺扶曳感风挂冠鬼蜮孤蹇海陆空好好儿幻怪驩浃交摈汲短截面节族进攻击衣里面马鲛尼乾乔家公清浏曲盘曲为之防上苍煽惑私房话泰然自若凸凹不平惋恻畏愞文思乌飞兔走想方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