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耗的意思、官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耗的解释

旧时征收田赋,于正额之外加收若干,名义上是弥补耗损,称官耗。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田制一》:“故一亩之赋,自三斗起科,至於七斗,七斗之外,尚有官耗私增。计其一岁之穫,不过一石,尽输於官,然且不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官耗”是古代中国田赋制度中的一种附加税项,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官耗”指旧时官府在征收田赋时,于正税额度之外额外加收的部分,名义上是为了弥补粮食运输、存储等环节的损耗,实际成为变相增加税收的手段。

历史背景与特点

  1. 加收比例与负担
    据清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载,一亩田赋税从三斗起征,最高可达七斗,加上“官耗”和“私增”(地方私自加征),农民全年收成甚至不足以缴纳赋税。

  2. 名义与实际用途
    虽以“弥补损耗”为名,但实际常被用于填补官府行政开支或中饱私囊,成为农民额外负担。

文学记载

宋代诗人米芾、韩淲等曾在诗句中提及“官耗”,如“鼠雀真官耗,龙蛇与众俱”,侧面反映了这一制度对民生的影响。

“官耗”本质是古代农业社会赋税制度中的附加税,体现了税收名目与实际剥削之间的矛盾。其存在加剧了农民负担,成为封建社会赋税问题的缩影。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官耗

官耗是一个常用的词语,意为************、官员浪费公款、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它的拆分部首是官(guān)和耗(hào),它们分别是“宀”和“毛”的组合字。宀表示建筑物或住宅的意思,而毛则表示磨损或消耗的意思。

官耗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场。在古代,一些官员为了追求权力和财富,常常************,浪费公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官耗这个词就用来形容这种官员的行为。

在繁体中文中,官耗的写法与简体中文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官耗的字形略有不同。官字在古代常常写成“㕘”,而耗字则写成“耉”。这两个字的结构和现代汉字相比更为复杂,但含义相同。

以下是一些关于官耗的例句:

  1. 官耗行为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2. 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遏制官耗。
  3. 他因为官耗被免职并受到法律制裁。

一些与官耗相关的词语包括贪污、腐败、浪费等。

与官耗相反的词语可以是廉洁、勤俭、廉政等。

总之,官耗是指官员为了个人利益而************,浪费公款的行为,它是一个贬义词,常常用来批评那些腐败的官员。维护廉洁政府、反对官耗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