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销暑的意思、销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销暑的解释

犹销夏。消解暑气。 唐 白居易 《江楼夕望招客》诗:“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唐 朱庆馀 《林下招胡长官》诗:“销暑近来无别物,桂阴当户满绳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销暑"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销"与"暑"两个语素构成。该词最早见于唐代诗文,白居易《销暑》诗云"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全唐诗》中即有用例。从构词法看,"销"为动词性语素,本义指熔化金属,《说文解字》释为"铄金也",此处引申作消除、排遣解;"暑"为名词性语素,《玉篇》训作"热也",特指盛夏湿热之气。二者构成动宾结构,字面意为消除暑热。

在具体语境中,"销暑"存在双重语义指向:其一指物理层面的避暑消热行为,如宋代《太平御览》记载"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的销暑方式;其二蕴含精神层面的消解烦闷之意,如清代《日下旧闻考》载文士"以诗画销暑"的雅趣。现代《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消解暑热",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该词常见于文人作品中,带有借物遣怀的修辞特征。

从词源演变观察,"销暑"自唐代以降逐渐形成固定搭配,明代《永乐大典》收录该词条时,已明确其作为消夏活动的统称。值得注意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文学创作或历史文献研究中。

网络扩展解释

“销暑”是一个汉语词汇,指通过特定方式消除或缓解夏季的炎热,带来凉爽舒适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指消解暑气,降低高温带来的不适感。
  2. 延伸理解:既包括物理降温(如避暑、乘凉),也包含心理层面的调节(如保持心境平和)。

二、出处与用法

  1. 文学溯源:
    • 唐代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 其五言诗《销暑》更直接点明心静自然凉的理念:“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2. 使用场景:
    • 描述避暑行为,如“桂阴当户满绳床”(朱庆馀诗)。
    • 比喻通过内在修心达到清凉状态。

三、深层哲理

白居易在《销暑》中提出“心静自然凉”的观点,强调暑热的消散不仅依赖环境,更与心境相关。诗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暗含清简生活与精神自足的理念。


四、相关诗词例句

  1. 白居易《销暑》:“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2. 朱庆馀《林下招胡长官》:“销暑近来无别物,桂阴当户满绳床。”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全唐诗》或相关古籍注本。

别人正在浏览...

阿波罗计划安富恤穷磅唐初露锋芒处士隄遏鼎业杜园丰功硕德甘虫桧柏顾恺之国爵果熟蒂落浩浩汤汤阖闭驩愉汇登恚怒荐告謇谏狡妄憬憧可可豆垦除狂瞀苦学泠波蝼螾茅椽啮铁瓶罄罍耻凭仗迫守黔巫趫猛跷欹起角清泉器食七真啓祚戎卫荣曜三臡盛气沈脑沈淫赎钱谈薮天阴跳沫贴体汀渚透视图文字狱飨醴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