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殊号的意思、殊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殊号的解释

(1).不同的名称。 晋 郭璞 《<尔雅>序》:“《尔雅》者,所以通詁训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絶三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也。”

(2).变更名号。《逸周书·周月》:“除民之灾,顺天革命,改正朔,变服殊号,一文一质,示不相沿。”

(3).特别的称号。《后汉书·皇后纪论》:“ 汉 世皇后无謚,皆因帝謚以为称。虽 吕后 专政, 上官 临制,亦无殊号。” 唐 王勃 《拜南郊颂序》:“黄旗大輅,詔殊号於圆丘;电转云迴,奏玄符於孝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殊号是古汉语复合词,由“殊”与“号”二字构成,需分释其本义与引申义:

一、字义解析

    •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死也”,段玉裁注引申为“断绝不续”㊟。后扩展为“不同”(如《周易·系辞》“天下同归而殊途”)、“特别”(如《史记·礼书》“殊心异指”)㊟。
    • 核心内涵:强调差异性与独特性。
  1. 号(號)

    • 本义:《说文》指“呼也”,即呼喊(如《诗经·硕鼠》“谁之永号”)。后衍生为“名称”“称号”(如《周礼》“辨其名物与其用事,设其服饰”)㊟。
    • 核心内涵:标识性称谓或象征符号。

二、复合词“殊号”的语义

“殊”修饰“号”,整体指独特的称号、标志或象征,常见于典籍:

三、现代汉语中的延伸

在文献学与考古领域,“殊号”仍用于描述:

四、权威参考依据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汉语大词典》第7卷

㊟ 《周礼·春官·典瑞》郑玄注

㊟ 颜师古《汉书注》

㊟ 《后汉书·舆服志》刘昭注补

㊟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符箓章

网络扩展解释

“殊号”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含义,结合古籍文献和字义分析解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不同的名称
    指同一事物在不同语境或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例如晋代郭璞在《尔雅序》中提到“辩同实而殊号”,即通过《尔雅》辨析同一事物但名称不同的现象。

  2. 变更名号
    多用于政治或礼仪层面,指因重大事件(如朝代更迭)而改变称号。如《逸周书·周月》记载“变服殊号”,说明通过改变服饰和名号以顺应天命。

  3. 特别的称号
    指授予某人或某事的独特尊称。例如《后汉书》提到汉代皇后无独立谥号,仅沿用皇帝谥号,即使吕后专政也“无殊号”;唐代王勃的《拜南郊颂序》中“詔殊号於圆丘”则指祭祀时赋予的特殊称号。


二、字义补充


三、用法与语境

“殊号”属于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常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向。例如“辩同实而殊号”强调语言学中的异名现象,而“变服殊号”则涉及古代政治礼仪制度。

别人正在浏览...

百骑白瞎鬓蓬长理长鉟成都平原赤绋出上慈恤挫伤大浪淘沙担承洞了附国覆瓮膏梁纨袴宫寮诡士归说裹束号啕大哭黑哨鹤举还淳剪烛九皇历本疠气厉气聋子禄班鹿文率夺漫灌马饰沐浴蹑手蹑足霶霈攀染弸中侵暴丘索祈祝人比黄花瘦入坐神合身后深晓适味侍行顺孙束崖恸啕推涛作浪顽冒万叶畏徇问军献替可否枭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