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书·卞壸传》:“ 卞壼 拒 苏峻 ,父子战死。其后盗发 壼 墓,尸僵,鬢髮苍白,面如生,两手悉拳,爪甲穿达手背。”后以“握拳透爪”形容愤怒到极点。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 同甫 《水调歌头》:‘ 尧 之都, 舜 之壤, 禹 之封,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精警奇肆,几於握拳透爪,可作中兴露布读。”亦谓誓死抵抗。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娄芳华》:“行路郎君冒昩乃尔,其欺我双鬟雏穉,不能握拳透爪,徒为嚼齿穿齦邪?”亦作“ 握拳透掌 ”。 宋 苏轼 《东坡题跋·偶书》:“ 张睢阳 生犹駡贼,嚼齿穿齦; 颜平原 死不忘君,握拳透掌。”
“握拳透爪”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析:
该成语字面意为紧握拳头时指甲穿透掌心,比喻极度愤怒或愤慨的状态。此处的“爪”指指甲,强调情绪激烈到肢体动作失控的程度。
典故最早可追溯至两处历史记载:
部分网页提到该成语有“力量强大”的引申义(如),但多数权威文献未采纳此解释,建议以愤怒为核心含义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典故细节,可查阅《晋书》或唐代笔记文献。
《握拳透爪》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力量、斗志或决心十分坚定。
《握拳透爪》由三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手 (扌), 连 (辶), 爪 (爫)。
握的笔画数为11,拳的笔画数为10,透的笔画数为10,爪的笔画数为4。
《握拳透爪》最初出自明代徐渭的《敬酒词谢文》,后来被广泛传诵,并成为常用的成语。
《握拳透爪》的繁体字为「握拳透爪」。
根据古代的汉字写法,握拳透爪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在大体结构上,它们与现代的写法相似。
他握拳透爪,决心要打败对手。
握力、透彻、爪哇
铁心如意、坚定不移
意志消沉、优柔寡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