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清江的意思、清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清江的解释

(1).水色清澄的江。 南朝 梁 何逊 《初发新林》诗:“鐃吹响清江,悬旗出长屿。” 唐 王昌龄 《送窦七》诗:“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2).古 夷水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 夷水 即 佷山 清江 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 蜀 人见其澄清,因名 清江 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清江”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解释:


一、作为专有地名(长江支流)

清江是长江一级支流,古称“夷水”,因江水清澈而得名。其地理特征与水文属性如下:

  1. 发源与流向:

    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齐岳山,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等县市,在宜都市注入长江,全长约423公里。

  2. 流域特征:

    流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形成清江画廊、恩施大峡谷等自然景观,水质清澈,含沙量低。

    来源:《中国河流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年)、《湖北省志·地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 水利与生态:

    干流建有隔河岩、水布垭、高坝洲等水利枢纽,兼具防洪、发电、灌溉功能,是鄂西南重要水源地。

    来源: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官网《清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


二、作为普通名词(泛指清澈的江河)

在文学与日常语境中,“清江”可拆解为:


三、历史政区名(古代行政区划)

唐代曾设“清江县”,治所在今江西省樟树市,北宋改称“临江军”。该名源于当地赣江支流袁水的清澈水质。

来源:《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七·江西临江府》


词义对比简表

释义类型 核心含义 典型用例
专有地名(河流) 长江支流,贯穿鄂西南 “清江是土家族母亲河”
普通名词 清澈的江河 “碧波荡漾,一弯清江映青山”
历史政区名 唐宋时期江西行政区名 “唐代清江县为漕运要地”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清江”词条
  2.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3. 水利部《中国河湖大典·长江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年)

网络扩展解释

清江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地理概念(长江支流)

清江是长江一级支流,古称“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而得名。其地理特征包括:

  1. 发源与流经: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齐岳山,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等7个县市,最终在宜都陆城汇入长江。
  2. 长度与景观:全长423公里,流域内山水秀美,有“八百里清江画廊”之称,包含白玉湖、隔河岩等景点,是土家族、汉族、苗族混居地。

二、词义解释

  1. 泛指清澈的江河
    古代文献中,“清江”可指代水色清澄的江河,如南朝梁何逊《初发新林》诗中的“清江”即此意。
  2. 历史别称
    古时又名“夷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其“水色清照十丈”,蜀人因称“清江”。

三、其他关联信息

清江既是长江重要支流的专有名称,也泛指清澈的江河,兼具自然与人文价值。若需进一步了解其流域详情或景点分布,可参考权威地理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拔赵易汉柴车怊怊绰经钞旁钱尘尘刹刹疮痕吹剑首踧笮导送答嘴低庳递易动因堆墨方枘圜凿飞来剪讽传富贵红附阻寡独馉餔桂心酣饮豪赡槐树金镳玉辔集体经济戄然匡相髡耏朗曜老而不死镭疗泪绡量能领军留苦落花无言木鉢啮镞法赔帐平板平序恰恰忍心害理人子软枣三三圣境嗜杀成性受阻肆踞他日腾步通鼓透情瓮间先机贤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