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通鼓的意思、通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通鼓的解释

传令击鼓。《周礼》谓一人先击鼓,众人跟着击鼓。《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 贾公彦 疏:“通鼓者,两司马振鐸,军将已下即击鼓,故云通鼓也。” 孙诒让 正义:“以鼓者非一人,故振鐸,令其一人先鼓,众人徧应之。通者,传达周徧之谓。”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通鼓”是古代用于传达号令的一种击鼓方式,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通过击鼓传递信号的行为。根据《周礼》记载,其形式为一人先击鼓,众人随后跟随响应,形成统一的号令节奏。

二、功能与作用

  1. 军事用途:在军队中通过“通鼓”统一行动,如《周礼·地官·鼓人》提到“以金鐸通鼓”,即用金属铃铛配合鼓声传达指令,确保军将和士兵同步执行命令。
  2. 日常号令:用于都城管理,例如清晨通过鼓声催促民众集合或执行任务。

三、古籍注释

四、文学例证

古代诗词中常见其意象,例如:

五、总结

“通鼓”既是古代军事制度中的重要信号工具,也是社会管理、文学创作中的典型意象,体现了鼓在古代信息传递中的核心地位。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原文,可参考《周礼》及历代注疏。

网络扩展解释二

通鼓

通鼓作为一个汉字词语,包含两个字:通和鼓。

拆分部首和笔画

通的部首是辶,笔画数为10;鼓的部首是⺻,笔画数为13。

来源

通鼓一词来源于古代乐舞。通,意为传达、流通;鼓,指打击乐器的一种,能够传达节奏和音律。通鼓在古代被用作传递信息、音乐表演等,也有转义为"以鼓舞士气"的意思。

繁体

通鼓的繁体字形为「通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对通鼓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通在古代写作「通」或者「㕘」,鼓在古代写作「鼓」或者「 ⿑ 」。

例句

1. 穿过高山密林,远处传来阵阵通鼓之声。
2. 他手里拿着一只古老的通鼓,敲击出激昂的节奏。

组词

通鼓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1. 通情达理:形容人通达理解力,善于和人沟通;
2. 鼓舞士气:用乐器鼓来激励人们,提高士气。

近义词

通鼓的近义词包括:通缉、鼓励、鼓噪。

反义词

通鼓的反义词包括:封闭、压抑、沉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