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没有配偶和子女的老年人。《逸周书·大聚》:“市有五均,早暮如一,送行逆来,振乏救穷。老弱疾病,孤子寡独,惟政所先。”《后汉书·安帝纪》:“其务崇仁恕,賑护寡独,称朕意焉。”
(2).孤独,孤单。 汉 王逸 《九思·悼乱》:“哀我兮寡独,靡有兮齐伦。” 三国 魏 曹丕 《******赋》:“伤薄命兮寡独,内惆悵兮自怜。”
“寡独”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指没有配偶和子女的老年人
常见于古代文献,如《逸周书·大聚》提到“老弱疾病,孤子寡独”,《后汉书·安帝纪》也记载“赈护寡独”的政策。这类用法多与古代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相关。
表示孤独、孤单的情感状态
如汉代王逸在《九思·悼乱》中写道“哀我兮寡独”,强调个人内心的孤寂感。现代语境中,此义项更贴近“孤独”的通用含义。
若需进一步考证文献原文,可参考《逸周书》《后汉书》等典籍。
寡独一词是形容一个人少有交际,缺乏社交关系,经常独自一人的状态。寡独的人常常感到孤独,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
寡独这个词由“寸”和“犬”两个部首组成,共有11个笔画。
寡独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用来形容人们社交能力不强或者缺乏社交圈子的状态。
寡独的繁体字为「寡獨」。
在古代,寡独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常见的写法有「孤独」、「幽寂」等。
1. 他一直过着寡独的生活,很少与别人交往。
2. 她从小即使在人群中也显得寡独孤独。
1. 寡独自慰:形容一人独处时安慰自己。
2. 寡独症:指一种以孤独和障碍社交能力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1. 孤独:形容缺乏亲密关系,与他人隔离的状态。
2. 孤单:形容感觉孤独,缺乏陪伴。
交际:形容与他人交往的状态。
社交:形容人们在社会中互动、交往的活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