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踧笮的意思、踧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踧笮的解释

压榨,挤压。踧,通“ 蹙 ”。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肌液肉汁,踧笮便出。” 戴明扬 校注:“《广雅》:‘蹙,迫也。’案‘踧’与‘蹙’通。《文选·长笛赋》注:‘踾踧,迫蹙貌。’《説文》:‘笮,迫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踧笮"(读音:cù zé)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属于联合式结构,主要用作动词,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1. 压迫;逼迫:

    • 指施加压力迫使对方屈服或处于困境。例如:

      《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李善注引《魏略》:“踧笮民田,坏败冢墓。” (意为:压迫百姓的田地,毁坏坟墓。)

    • 在《后汉书·窦融传》中也有类似压迫之意的使用语境。
  2. 惊惧不安;局促窘迫:

    • 形容因受到压力、威胁或处于困境中而感到惊慌、恐惧、窘迫不安的状态。这个含义与“踧踖”(cù jí)相近,常形容人紧张、拘谨的样子。例如: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每会见,踧踖无所措置。” (虽然此处用“踧踖”,但“踧笮”在相近语境下可表类似惊惧不安之意。)

词义解析与来源:

使用特点: “踧笮”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它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尤其是史书、诔文(悼念文章)或注释中,用于描述政治压迫、民生困苦或个人在压力下的窘迫状态。

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对“踧笮”有收录,解释其含义为“压迫;逼迫”。(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未提供链接)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收录该词条,释义包含“压迫;逼迫”及“惊惧不安”之意。(来源:商务印书馆,未提供链接)
  3. 《文选》李善注: 在注释潘岳《马汧督诔》时引《魏略》原文使用了“踧笮”,是体现其“压迫”义项的经典书证。(来源:萧统《文选》,李善注,未提供链接)
  4. 《后汉书》: 虽直接用例较少,但其语境(如描述地方官吏行为或人物状态)常与“踧笮”的词义范畴(压迫、窘迫)相关,是理解该词历史背景的重要文献。(来源:范晔《后汉书》,未提供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踧笮”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读音为cù zé(注音:ㄘㄨˋ ㄗㄜˊ),其核心含义是压榨、挤压。以下为详细解释:

  1. 词义与结构

    • “踧”通“蹙”,意为紧迫、逼迫;“笮”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迫也”,即压迫。两字连用,强调通过外力对物体进行强力挤压的动作。
  2. 出处与例证

    • 该词可见于三国时期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肌液肉汁,踧笮便出。”此句描述肉体受挤压后汁液流出的状态,生动体现了“踧笮”的物理压迫含义。
  3. 学术注释

    • 戴明扬在校注中引《广雅》和《文选》指出,“踧”与“蹙”通假,进一步佐证了其“迫”的语境用法。
  4. 英文释义

    • 英文可译为compression 或squeeze,对应其物理层面的压榨动作。

提示:该词属于生僻古语,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常见于古典文献或相关研究。如需更多例证,可参考《嵇康集》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壁道庇护材艺财訾长女吃吃喝喝侈物虫彩聪慜粗虏打埃尘钝惛度纸房宇罚誓法香匪啻冯傅拱手让人钩绞广缉国财酣鬭河内横琴涸泽之神欢乐浑然自成祸事赍盗食颈部荆关九骏旧曲军産考亭课材两司马僚品劣性丽状雒常喷嘴儿剖诉樵竖欺谩齐虚三尸商音山磵沈楼是后惕伤铜虎餧饲温寒五劳务施嫌猜香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