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风槩”。1.犹节操。《宋书·蔡兴宗传》:“ 兴宗 幼立风概,家行尤谨,奉宗姑,事寡嫂,养孤兄子,有闻於世。” 清 黄宗羲 《曹氏家录续略序》:“余在 浯溪 四年,钦其风概,肥遯之士盖庶几焉。”
2.风度气概。 前蜀 贯休 《上孙使君》诗:“ 王演 俗容仪, 崔陵 小风概。”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 信 有造 汉 之功,而母早物色之,观其却王孙数言,凛凛烈丈夫风概。”
3.犹风骨。指诗文所体现的雄健有力的风格。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 晋 世风概稍存; 宋 齐 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
“風概”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节操与品行
指人的高尚品格和道德坚守。例如《宋书·蔡兴宗传》提到“兴宗幼立风概,家行尤谨”,强调自幼培养的节操。
风度气概
形容人的仪表举止与精神气魄。如清代周亮工《书影》中描述“凛凛烈丈夫风概”,突显刚毅豪迈的气质。近代例子可见严复“极喜议论时事……以标风概”,展现其意气风发的姿态。
文学风格
特指诗文雄健有力的风骨。唐代元稹评杜甫作品时提到“晋世风概稍存”,说明对刚健文风的推崇。
不同文献中“風概”也写作“风槩”,属异体字现象。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侧重含义。
《風概》(fēng gài)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其中,“風”(fēng)表示风;“概”(gài)表示概括、总结的意思。因此,《風概》的意思是指通过总结和概括来描述风的特点和特征。
由于《風概》是繁体字,其繁体形式为《風槪》。在繁体字中,“槪”(gài)的部首为“木”(mù),表示与木相关的意义。
《風概》的拆分部首是“风”的左部分,即“宀”(mián)部,表示与屋顶相关的意义。
而“風”(fēng)字的笔画数目为四划。
“槪”(gài)字的拆分部首是“木”的右部分,即“乚”(yǐ)部,表示与木相关的意义。
而“槪”(gài)字的笔画数目为十三划。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表示“風概”这个词的字形有所不同。其中,“風”的写法变为“风”,而“概”的写法变为“槪”。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形状和结构有了变化。
以下是一些使用《風概》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与《風概》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