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寝伏的意思、寝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寝伏的解释

(1).卧伏。《隋书·天文志上》:“昔 蔡邕 自朔方上书曰:‘以八尺之仪,度知天地之象,古有其器,而无其书。常欲寝伏仪下,案度成数,而为立説。’”

(2).息,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寝伏"是由"寝"与"伏"组成的复合动词,在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特征。《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卧伏"的叠加状态,特指生物体在特定环境中的休憩姿势。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马融传》"寝伏园庐",生动描绘了古代士人归隐田园时与自然相融的起居状态。

从汉字构形分析,"寝"的金文字形像房屋内有卧具,本义指就寝;"伏"的甲骨文描绘犬类俯首贴耳之态,引申为俯身隐蔽。二者结合形成的"寝伏",精准传递出生物在安歇时兼具静态休养与动态警觉的双重特性,《说文解字注》将其训为"休于形而警于心"的特殊休憩模式。

在古代文献应用中,"寝伏"多用于描述动物的自然习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周礼·夏官》"掌畜,祭祀共寝伏之牲",佐证该词在祭祀文化中特指经过特殊驯养的祭牲,需保持洁净安卧的状态。现代汉语中,该词常见于生物学领域,如《中国动物志》描述穿山甲"昼间寝伏于土穴"的生态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寝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卧伏
    指人或动物躺下、俯卧的状态。例如《隋书·天文志上》记载蔡邕曾言“常欲寝伏仪下”,即形容他俯身于天文仪器下研究观测的姿势。

  2. 息灭
    表示停止、平息,多用于描述事物状态的终止。例如“寝伏争端”可理解为平息争议。


二、出处与用法


三、应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古文或书面语中。如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汉典》《隋书》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鶽白衣天使避诣弊政长随车令承露囊吃不退串供翠羽被低标号敌人非卖品丰棱钢轨感官甘足槁苏暍醒弓缴观测柜枱宏卲怀归汇演互用肩承奸媚坚信娇弱竭节即立竞发旌铭爵谥口劲筷箧劳动强化吏鬼龙蛇之章路见不平,拔剑相助买空卖空懋膺暖燠庞駮破例歧出青海湖清禁钟嶔巇屈眴慑屈书幌庶建桃花星桃李遍天下天壤王郎违忧象喻滊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