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常程的意思、常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常程的解释

(1).一定的路程。 唐 杜甫 《水会渡》诗:“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

(2).通常的程序。 宋 司马光 《论因差遣例除监司札子》:“得替日,依旧入常程差遣,如此则官吏有所劝,监司皆得人矣。”

(3).日常的,一般的。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文潞公平章重事》:“倘不欲以剧务烦老臣,则凡常程文书,只委右僕射以下签书发遣。”

(4).指日常的公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建炎 大驾南渡后,每边事危急,则住常程。谓专治军旅,其他皆权止施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常程是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常规的程序、既定的规则或日常的事务,强调事物的惯常性与规范性。以下从词典释义、古籍用例及语义演变角度分述:


一、词典释义

  1. 常规程序;固定法则

    指约定俗成的办事流程或制度规范。如《汉语大词典》释为:“通常的程序;一定的步骤。”

    例:宋代法令中的“常程法”指普通司法程序(区别于特别法令)。

  2. 日常事务;例行公事

    表反复进行的普通事务。《重编国语辞典》释作:“日常的、一般的事务。”

    例:《朱子语类》卷十三:“每日读书,只是常程工夫。”


二、古籍用例与语义演变

  1. 唐宋制度文献中的“常程”

    • 《唐六典》载驿站管理:“凡三十里一驿,天下驿凡一千六百三十九……皆量事之闲要,制马之多少。” 其中驿马调度依“常程”定例。
    • 宋代《庆元条法事类》区分“常程”与“急务”,前者指常规政务处理流程。
  2. 理学著作中的引申义

    朱熹强调“常程工夫”为修身基础,如:“学者须守常程,循序渐进,不可躐等。” (《朱子全书》)


三、现代用法辨析

现代汉语中,“常程”使用频率较低,多被“常规”“日常”替代,但仍保留于特定语境: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 《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5.
  3. [唐]李林甫. 《唐六典》. 中华书局点校本, 2014.
  4. [宋]黎靖德编. 《朱子语类》. 中华书局, 1986.

网络扩展解释

“常程”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 一定的路程
    指固定或常规的行程距离。例如唐代杜甫在《水会渡》中写道:“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描述山路行程的固定长度。

  2. 通常的程序
    表示常规的流程或标准步骤。宋代司马光在奏折中提到官员调任时需“依旧入常程差遣”,强调遵循既定程序。

  3. 日常的、一般的
    用于描述普通或常见的事务。如宋代洪迈记载文彦博处理“常程文书”,即指日常普通公文。

  4. 日常的公事
    特指例行公务。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提到“住常程”指暂停普通公务以专注军务,体现其与日常行政的关联。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包巟褓繦暴晴陈词陈美吹气胜兰春盘从实代马蛋丁道诀缎匹顿顇多愁夺路恩深义重放肆纺织犯讳烦散发文讽勉风壤格尔尼卡冠盖云集滚瓜烂熟鼓噪蝴蝶效应虎斗龙争见称奸犯讲摩祭菜击夺结毦几率惊逼尽头路絶长继短滥吹露积梦日盟书黏留泥腿妾身衾影无惭柔绿什袭珍藏侍疾朔飙说饼太老师外地人帷冒武化箱工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