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策的意思、亲策的详细解释
亲策的解释
皇帝亲自主持策问。《剪灯新话·天台访隐录》:“歌罢,復与 逸 话前 宋 旧事,亹亹不厌,乃言 寳祐 丙辰亲策进士。” 严复 《救亡决论》:“经朝廷之宾兴,蒙皇上之亲策,是朝廷固命我为儒也。”
词语分解
- 亲的解释 亲 (親) ī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 婚姻:亲事。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 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 感情好
- 策的解释 策 è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鞭打:策马。鞭策。 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网络扩展解释
“亲策”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
成语含义:亲自策划
- 基本解释:指个人亲自制定计划或策略,强调直接参与谋划过程。源自“亲”(亲自)与“策”(策划)的组合,常见于形容领导、决策者等角色。
-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述重要事务中亲力亲为的态度,例如“他亲策了这场商业并购”。
-
历史术语:皇帝主持策问
- 具体背景:指古代科举考试中,皇帝亲自出题并主持的殿试环节,称为“策问”或“亲策”。例如宋代宝祐丙辰年(1256年)的殿试即由宋理宗亲策进士。
- 延伸意义:该用法突显皇权对人才选拔的直接参与,如严复《救亡决论》中提到“蒙皇上之亲策”,表明士人通过皇帝策问获得功名。
-
相关补充
- “策”在科举中特指以治国安邦为命题的文体,需考生针对时事提出对策。
- 现代语境下,“亲策”的成语用法更为常见,而历史含义多出现于文献或学术讨论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策”的详细演变,可参考古代典籍如《剪灯新话》或科举制度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亲策
《亲策》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亲”和“策”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亲”字的部首是“人”,总共有七个笔画;“策”字的部首是“竹”,总共有十四个笔画。
来源
《亲策》一词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记录,但一般理解为指亲自计策、亲自主持策划事物的意思。
繁体
《亲策》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親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法中,「亲」字的写法为「親」,字形略有变化;「策」字的写法保持不变。
例句
他亲自策划了这次活动,所以非常成功。
组词
亲自策划、策划者、策划方案
近义词
自谋打算、自行商议、亲身设计
反义词
委托策划、代理策划、被动接受
别人正在浏览...
哀感天地黯漠璧宫炳贲沉醉崇厚大柄黨部倒用司农印第二骨钝学耳鼠蛾子富钩挂毂广陌官庑和嫔宏盛讙扰浑漫讲隙渐润轿番积蠹节制矜恻静婉井甃絶招开博开讽慨忆匟几裈褲勑诫蜡书黎民隆耀洛龟律行马垛卖履分香麻头梦想颠倒靡骋墨晶蹡蹡迁绝巧诈畦堰去声蛇酒食莽双柑丝緍淘渲条上违言先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