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亲策的意思、亲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亲策的解释

皇帝亲自主持策问。《剪灯新话·天台访隐录》:“歌罢,復与 逸 话前 宋 旧事,亹亹不厌,乃言 寳祐 丙辰亲策进士。” 严复 《救亡决论》:“经朝廷之宾兴,蒙皇上之亲策,是朝廷固命我为儒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亲策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具有双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1. 亲自策划或主持

    指直接参与并主导某一事务的谋划与实施。例如《汉语大词典》解释“亲”为“自身、直接”,“策”为“计谋、筹划”,组合后强调主体的直接参与性。历史文献中常见“亲策国事”“亲策军务”等用法,多用于描述君主或领导者对重要事务的掌控。

  2. 古代科举制度中的皇帝策问

    特指由皇帝亲自出题并主持的殿试环节,称为“亲策”。《辞源》记载,“亲策”始于宋代,是科举最高级别考试,考生需现场回答帝王提出的治国方略问题,如《宋史·选举志》载:“天子亲策于廷,示重科选。” 这一制度体现了皇权对人才选拔的绝对权威。

引用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亲策”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1. 成语含义:亲自策划

    • 基本解释:指个人亲自制定计划或策略,强调直接参与谋划过程。源自“亲”(亲自)与“策”(策划)的组合,常见于形容领导、决策者等角色。
    •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述重要事务中亲力亲为的态度,例如“他亲策了这场商业并购”。
  2. 历史术语:皇帝主持策问

    • 具体背景:指古代科举考试中,皇帝亲自出题并主持的殿试环节,称为“策问”或“亲策”。例如宋代宝祐丙辰年(1256年)的殿试即由宋理宗亲策进士。
    • 延伸意义:该用法突显皇权对人才选拔的直接参与,如严复《救亡决论》中提到“蒙皇上之亲策”,表明士人通过皇帝策问获得功名。
  3. 相关补充

    • “策”在科举中特指以治国安邦为命题的文体,需考生针对时事提出对策。
    • 现代语境下,“亲策”的成语用法更为常见,而历史含义多出现于文献或学术讨论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策”的详细演变,可参考古代典籍如《剪灯新话》或科举制度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睡奥兰班头宝饰部丞成门户储敛绌约大瘠雕撰东坡纸罚科弗齿俛首阁不住沟溪龟寳过经过脉顾犬补牢顾身诃砭横出幻演兼心郊邑脚趾拇截头路机耕站惊堂木金兰禁止令行缉拾军乐队慨爽雷嗔电怒雷驰礼接凌坏领结灵训麦饼南櫂北辕偏傍亲礼沈香亭十败食葛石卵树疙瘩束手无计蒜脑藷随珠弹雀损友頽唐顽傲韦庄文理文孙仙娥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