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顾犬补牢的意思、顾犬补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顾犬补牢的解释

《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后因以“顾犬补牢”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梁启超 《<日本国志>后序》:“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顾犬补牢,未为迟矣。”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既无细腰高髻之倡,重以弃鼎宝瓠之失,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顾犬补牢”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基本含义

比喻在事情出现差错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字面意思是“看到兔子才回头唤狗追捕,丢失了羊才修补羊圈”,强调发现问题后立即行动的重要性。


二、成语出处

源自《战国策·楚策四》中的名句:“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原指虽事后补救,但仍有挽回的余地,后演变为成语“顾犬补牢”。


三、用法与示例

  1. 语法功能:连动式结构,多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2. 典型例句:
    • 梁启超在《<日本国志>后序》中写道:“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顾犬补牢,未为迟矣。”
  3. 适用场景:适用于问题暴露后采取积极补救措施的情况,如管理疏漏、政策调整等。

四、近义词


“顾犬补牢”通过生动的比喻,提醒人们即使问题已发生,及时行动仍能减少损失。其核心思想与“防患未然”形成对比,更强调事后应对的积极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顾犬补牢》的意思

《顾犬补牢》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事后悔恨、追悔已晚的意味。它告诫人们应该在事情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和防范,而不是等到出了问题再去补救。

拆分部首和笔画

《顾犬补牢》共有3个字。其中,“顾”字拆分为“页”和“主”,并且具有18画;“犬”字拆分为“犭”和“犬”,具有7画;“补”字由“行”和“卜”组成,有8画;而“牢”字则由“牛”和“老”构成,有10画。

来源和繁体

《顾犬补牢》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卷二十七·任昉传》中。其中的“犬”原指狗,后来引申为一种废物、无用的东西。犬补牢指的是狗在房子倒塌之后才要修缮,提醒人们事情发生后才想到补救已经迟了。对应的繁体字为「顧犬補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在有所差异。例如,《顾犬补牢》中的“补”字在古代会用「補」来表示,而“顾”字则在古代使用「顧」来写。这种写法的变迁是汉字演变的过程中的一部分。

例句

他经常忘记备份重要数据,现在遭到了损失,可谓是《顾犬补牢》了。

组词

组词示例:顾虑、顾忌、顾及、补救、补缺。

近义词

近义词示例:迟做刀、亡羊补牢、事前防百、三思而行。

反义词

反义词示例:先见之明、事前准备、未雨绸缪。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