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绌退穷困。絀,通“ 黜 ”。《荀子·赋》:“仁人絀约,敖暴擅彊。”
“绌约”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绌”与“约”的独立释义综合理解。据《汉语大词典》解释,“绌”(音chù)本义指短缺、不足,如《史记·韩世家》“今年旱,绌于资用”即用此意;“约”(音yuē)则有约束、简省之意,如《论语·里仁》“以约失之者鲜矣”强调节制。两字合称“绌约”,可引申为因资源匮乏而自我约束,或指生活简朴克制的状态。
在文献用例中,《荀子·礼论》提到“绌约者,礼之制也”,指礼仪制度对过度行为的约束功能。此词亦见于《汉书·艺文志》对道家思想的概括,称其主张“绌约以全身”,强调通过节制欲望保全生命本质。现代汉语中,“绌约”已罕用,但在研究古典哲学或训诂学时仍具参考价值。
(参考来源:汉典网 https://www.zdic.net;《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绌约”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权威资料综合解释如下: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中的实际用例,建议查阅《史记》《说文解字》等文献原文。
按置并兼博览五车不熟侧目而视册勋澄净冲洗打对仗待诏电刑电子器件短蓑方帅蜚扬高风峻节工官瓜牛泓峥萧瑟滑出律画帖贾仇监刑铰接夹纾甲子雨金汤期月箘露烂手路殿没脸面妙微密人麋茸捏饰浓汁扑唐唐轻体仁育三花树三节砂丁伤人神观恃赖手文霜角书气通诰妄动枉绝王杨伟世五星三巷职闲素歇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