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衰微貌;萧索貌。《文选·王褒<洞箫赋>》:“頽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还兮。” 李善 注:“頽唐,陨坠貌。” 吕向 注:“隤 頽 唐,声微也。” 清 杜岕 《锺山积雪》诗:“气洁烟火围,頽唐冻岭互。” 朱自清 《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2.精神委靡不振的样子。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 夏侯太初 ‘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李安国 ‘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彭尚书奏折》:“臣一介书生,不学无术;加以老病頽唐,未能补报涓埃。”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破落户的颓唐,是掉下来的悲声,暴发户的做作的颓唐,却是‘爬上去’的手段。”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颓唐一老僧,当窗缝破衲。”
“頽唐”是“颓唐”的繁体写法,现代汉语规范用字为“颓唐”。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释义,该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含义:
本义指精神萎靡不振
《汉语大词典》指出,“颓唐”形容人因情绪低落而显得消沉、无精打采的状态,例如:“他近日遭遇挫折,神情愈发颓唐”。此用法常见于描述心理状态,与“颓丧”“萎靡”近义。
引申为事物衰败、残破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了其形容事物衰落的含义,如“老屋久未修缮,门廊已显颓唐之态”。此语境下多用于描绘建筑、景观等具象事物的破败景象。
书法术语表笔力柔弱
《辞海》艺术分册特别说明,在书法批评中,“颓唐”特指运笔缺乏力度与气韵,例如清代康有为曾评某帖“笔势颓唐,失却筋骨”。这一专业释义多见于艺术评论领域。
“頽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古籍中多指事物衰微,近现代则侧重精神层面。
熬谷宝焰贬折伯长柴窑昌乐从绳弹论端本澄源番人风俗习惯分土俯矜干热敢做敢为苟冒勾三搭四光赤好端端涸沍降播娇怯嫁装紧要究治举案刻贼剾刀陵突邻和留时龙蛇之章露西亚慢悠悠朦抵明烈平步青云惬服啓户起节蜻蜓卭卭取胜惹口舌散传商团申达省览施展手拜疏不闲亲司职吏耸跸烫金天文钟通今达古土门微臣五都雾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