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墨绿。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柏枝緑,用枝条緑入漆緑合。”
“漆绿”是一个描述颜色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为详细解释:
“漆绿”指一种浓烈的深绿色,属于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它由“漆”(指黑色涂料)和“绿”组合而成,形容颜色如漆般深邃、绿意鲜明()。
色彩特征
漆绿接近墨绿色,但色彩更饱和。古代绘画中常用于调色,例如明代陶宗仪在《辍耕录·写像诀》中提到,调配“柏枝绿”需结合“枝条绿”与“漆绿”()。
应用场景
“漆绿”并非现代标准色名,更多见于古籍或艺术领域。部分词典将其归类为“墨绿”的同义词,但实际使用中更强调色彩的厚重感()。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调色方法或古籍原文,可参考《辍耕录》等相关文献。
漆绿是形容物体或颜色呈现出深绿色,类似于漆的颜色。
漆绿的拆分部首为氵和绿,总共有11画。
漆绿一词来源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颜料,用以描绘树叶、植物等呈现出深绿色调的部分。
漆绿的繁体为漆綠。
古代汉字中,漆绿的写法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仍然是由氵和绿两个部首组成,且总共有11画。
1. 这幅山水画中,山上的树木被描绘得漆绿一片,非常生动。
2. 在初春时节,公园里的花草已经变得漆绿,显得格外美丽。
1. 乌漆麻黑:形容非常黑暗、阴郁。
2. 绿草如茵:形容大片的绿色草地,非常茂盛。
墨绿、深绿、碧绿。
素白、洁白、洁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