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evious ability]∶不正当的才能
如果说这也是才能,那不过是违法乱纪、胡作非为的歪才
(2) [be proficient at the Eclectis]∶精于杂学之人。旧时研究文学的人,以文章为正宗,其余诗、词、歌、赋等都称为“杂学”
不合正道的才能。《红楼梦》第十七回:“ 贾政 近来闻得 代儒 称赞他专能对对,虽不喜读书,却有些歪才。”
“歪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不正当的才能
指通过非正当手段或违背道德规范展现的能力。例如:违法乱纪、胡作非为的才能。
例句:
《红楼梦》中贾政评价宝玉时提到“歪才”,暗指其不务正业却擅长诗词的才能。
旧时对“杂学”才能的戏称
古代以文章为学问正宗,诗词歌赋等被视为“杂学”,精于此道者被称为“歪才”。这类称呼带有调侃意味,并非完全贬义。
可通过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进一步查阅发音及例句。
《歪才》是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具有特殊才能或天赋的人。这个词通常用于形容那些独具慧眼、眼光独到、与众不同的人。
《歪才》的部首是止,由3个笔画组成。
《歪才》一词的来源不确切,可能是街头俚语的流行词汇。在台湾地区,此词可能翻译为「才子」或「神童」。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歪才」的写法。然而,古代汉字的书写和发展与现代不同,因此无法确定确切的古代写法。
1. 他在音乐领域真是个真正的歪才,简直无人能及。
2. 她是一个画家中的歪才,她独特的绘画风格使她脱颖而出。
1. 才华横溢
2. 才情出众
3. 天赋异禀
4. 独具慧眼
1. 创意者
2. 天才
3. 能手
4. 能人
1. 平庸者
2. 笨拙者
3. 无能者
4. 落后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