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广陵散的意思、广陵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广陵散的解释

琴曲名。 三国 魏 嵇康 善弹此曲,秘不授人。后遭谗被害,临刑索琴弹之,曰:“《广陵散》於今絶矣!”见《晋书·嵇康传》。后亦称事无后继、已成绝响者为“广陵散”。《北齐书·徐之才传》:“长子 林 ,字 少卿 ,太尉司马。次子 同卿 ,太子庶子。 之才 以其无学术,每叹云:‘终恐同《广陵散》矣!’” 宋 陆游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放翁 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絶还堪惜。” 明 张煌言 《<奇零草>序》:“独从前乐府歌行,不可復考,故所订几若《广陵散》。”亦省称“ 广陵 ”。 前蜀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诗:“《广陵》故事无人知,古人不説今人疑。”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之四:“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 虞渊 未薄乎日暮,《广陵》不絶於人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广陵散(guǎng líng sǎn)是中国古代琴曲名,亦作《广陵止息》,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词义溯源

    “广陵”为古地名,今江苏扬州一带;“散”在音乐术语中特指琴曲体裁,后引申为曲调。该词最早见于东汉蔡邕《琴操》,指代流传于广陵地区的琴曲。

  2. 文化内涵

    此曲因魏晋名士嵇康临刑前弹奏而闻名,《晋书·嵇康传》载其“临刑东市,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曲调融合悲壮与超脱,成为文人精神气节的象征。

  3. 音乐特征

    据《中国音乐词典》记载,《广陵散》结构宏大,含四十五段,表现战国聂政刺韩王的故事,是中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具杀伐之气的作品。其旋律兼具叙事性与抒情性,多用“慢商调”营造肃穆氛围。

  4. 学术争议

    现代研究对《广陵散》是否源自《聂政刺韩王曲》存在分歧。部分学者依据《琴书大全》等古籍,认为其原型可追溯至汉代,但现存乐谱为明代《神奇秘谱》所载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广陵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琴曲,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散”指古代琴曲的一种体裁(如“操”“引”等),合称意为“广陵地区的琴曲”。它是中国十大古琴名曲之一,现存最早的曲谱见于明代朱权编撰的《神奇秘谱》。

二、历史典故

  1. 聂政刺韩王
    乐曲内容源于战国时期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相侠累的悲壮故事,曲中通过“刺韩”“冲冠”“投剑”等段落展现激烈的情节冲突。
  2. 嵇康绝响
    三国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权被处决,临刑前弹奏此曲并慨叹“《广陵散》于今绝矣!”自此该曲成为“绝响”的象征,引申为事物失传或后继无人。

三、艺术特色

四、现代传承

今人演奏版本多基于《神奇秘谱》整理,琴家通过打谱重现其艺术魅力,成为古琴文化的重要研究课题。

别人正在浏览...

板筑褊激表厉谄冒褫魄筹兵怠安道德文章大张其词点苍都了斗羽炖牛肉负胜甘澍构词法寒武系后开讙奋驩叫胡瓶建储僵蹶贾终佳作界天竭心觊利就根儿爵罗巨鹿之战陵殿林离隆指轮桷轮日忙促满庭芳末着抛朵怕硬欺软青旷雀鼠耗驱衞日哺山浦设辨神迁摄收石桂失容随唱戃恍投其所好推拒伍侯无身纤经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