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gulate and invigorate] 调和畅达
调达气血
(1).调和通畅。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乐有节适,九成而已,阴阳调达,和气均通,故远鸟来仪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卷六:“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2).流利,流畅。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录《正名杂义》:“以今观古,觉其詰詘,犹以 汉 观 和 (指 日本 )尔,在彼则调达如簧矣。”
(3).倜傥,放达。《晋书·桓伊传》:“帝命 伊 吹笛, 伊 神色无迕,即吹为一弄,乃放笛曰:‘臣於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於韵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帝善其调达,乃敕御妓奏笛。 伊 又云:‘御府人於臣必自不合,臣有一奴,善相便串。’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 张协 ﹞雄于 潘岳 ,靡于 太冲 ,风流调达,实旷代之高手。”
(4).佻达;轻浮。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入梦》:“[老]你没有妻子,在这里狗头狗脑。[生]小生怎敢!须详察,书生老实知刑法,敢行调达!敢行调达!”
“调达”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各领域用法的详细解释:
“调达”的核心意义围绕“调和”与“畅达”,但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例如中医强调生理和谐,文学注重表达流畅,佛教则特指人物,日语中已演变为专业术语。建议根据实际使用场景选择合适释义。
调达(tiáo dá)是指沟通、联系、联络的意思。它可以用来表示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交流信息,并使双方达成共识。
《康熙字典》将调的部首归类为言,而将达的部首归类为辵。调的笔画数为4,达的笔画数为8。
调达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字使用。调代表沟通、联络,达代表达成、传达。它们共同形成了"沟通联络,达成共识"的意义。
繁体字《調達》是调达的繁体写法,与简体字形式相似,但笔画稍有不同。
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多次演变,调达的古代写法也有所不同。在古籍中,调达的写法可能会有些许差异,如《说文解字》中以"調"代替调,以"達"代替达。
1. 通过电话调达双方意见,进一步确认合作事宜。
2. 我们需要密切调达,以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调整、调查、调解、调试、调度
联络、交流、沟通、联系、协调
隔绝、隔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