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桃卯的意思、桃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桃卯的解释

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宋书·礼志一》:“旧时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於宫及百寺门,以禳恶气。《汉仪》,则仲夏之月设之,有桃卯,无磔鸡。”参见“ 桃印 ”、“ 刚卯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桃卯(táo mǎo)是古代中国民俗中的一种辟邪物品,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材质与形制

    指用桃木制成的“卯”形饰物。古人认为桃木有驱邪功效,故将桃木雕刻成两半相合的卯状(类似符契),常悬挂于门户或佩戴于身,用以镇压邪祟、祈求平安。

    来源:《汉语大词典》释义“桃木制的卯形饰物”

  2. 别称与演变

    亦称“桃印”,汉代已有记载。据《风俗通义》描述,其形制为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上书祈福文字或神像,后逐渐简化为小型佩饰。

    来源:《荆楚岁时记》注引汉代文献

二、文化内涵

  1. 五行象征

    桃木属阳(五行中东方为木,主生发),卯为十二地支之一,对应春分、黎明等阳气升腾之时,二者结合象征生机与驱阴之力。

    来源:汉代谶纬学说中的五行理论

  2. 民俗功能

    主要用于岁时节令(如端午节)或祭祀仪式中,与艾草、菖蒲等并列为传统辟邪物,反映了古人以自然物抵御灾异的观念。

    来源:《东京梦华录》对宋代端午习俗的记载


引用说明:

因古籍原文无公开网络链接,释义依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等权威文献综合整理。如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收录的相关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桃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辟邪饰物,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桃卯是用桃木雕刻而成的护身符,主要用于驱除邪气、禳灾祈福。其名称中的“桃”指桃木(传统认为有驱邪功效),“卯”可能与地支中的第四位相关,但此处更偏向器物名称的专指。

2.历史记载

据《宋书·礼志一》记载,汉代仪礼中,仲夏时节会在宫门、寺庙等场所悬挂桃卯,与苇茭、桃梗等共同用于禳除恶气。而岁旦(新年)时则用桃梗、磔鸡等替代。

3.相关习俗与器物

4.文化意义

桃木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镇鬼压邪”的象征意义,如《山海经》提及神荼、郁垒用桃木制鬼的传说。桃卯作为桃木制品,是这一信仰的具体化表现。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文献或辟邪习俗的演变,可参考《汉仪》《宋书》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屋之士崩动妣祖不值一笑晨烟迟晚充穷触讳刺儿菜簇饤村路村气大饥番茄分白更期拱服诡恶喝水鹤文河系慌速脚踩两边船悸怖齎嗟进城进酬眷仗巨型考风壸训劳动局鸾孤凤寡罗城緑蓁蓁梅润亩丘女猱乾旱齐打伙儿亲眼三失伤情删缉舌辩生民沈懑神堂螫虫霜竹脱柄违暴闻慧污坏午馔西安市显饰效媚戏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