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床筵的意思、床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床筵的解释

床席。《南齐书·王思远传》:“ 思远 清脩,立身简洁。衣服牀筵,穷治素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床筵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床”与“筵”组合而成,特指铺设在坐卧用具上的席子,后引申为坐卧之处或宴席座位。以下从词义、用法及文化背景分述:

一、核心释义

  1. 字面含义

    “床”指坐卧之具(古时“床”兼具坐具与卧具功能),“筵”为竹席。《汉语大词典》明确解释:“床筵,床上的竹席”,指铺于床榻的编织物,用于防尘、隔凉或装饰。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引申义

    因古人席地而坐或设席宴饮,“床筵”扩展指宴席中的座位安排。如《周礼·春官》记载宴礼时“设床筵,陈尊俎”,此处指宴饮席位。

    来源:《周礼注疏》,郑玄注,中华书局影印本。

二、文化背景与使用场景

  1. 礼仪功能

    先秦时期,“筵”与“席”分层铺设于地面或坐具上(筵在下层,席在上层),形成“重席”制度,体现尊卑礼制。《礼记·礼器》载:“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三重”,床筵的材质与层数象征身份等级。

    来源:《礼记正义》,孔颖达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文学意象

    古典文学中,“床筵”常寄托离愁或孤寂之情。如南朝江淹《别赋》中“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可班荆兮赠恨,唯尊酒兮叙悲”,其中“班荆”(铺设荆棘枝条)即与“床筵”意象呼应,暗喻别离之席。

    来源:《江文通集汇注》,胡之骥注,中华书局。

三、现代语义演变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仅存于古籍及考据研究。其部分含义由“席”“座”等单字词继承,如“筵席”保留宴饮义,“床席”指卧具(但无等级内涵)。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修订版。

学术支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
  2. 郑玄(注), 贾公彦(疏). 《周礼注疏》[M]. 中华书局, 2019.
  3. 孔颖达. 《礼记正义》[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4. 胡之骥. 《江文通集汇注》[M]. 中华书局, 1984.
  5. 古代汉语词典编委会. 《古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2014.

网络扩展解释

“床筵”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字面含义

指床铺与席子的组合,代指寝具或起居用品。例如《南齐书·王思远传》中“衣服床筵,穷治素净”,描述生活简朴,强调床铺和席子素净无华。

二、比喻含义

作为成语时,“床筵”比喻奢华富丽的生活,源自古代宫廷中锦绣制成的床褥,象征富贵(如“床筵”由“锦绣被褥”引申为对物质享受的形容)。

补充说明

  1. 构词解析:
    • “筵”本义为竹席(古人席地而坐时垫底的竹席),后也指宴席。
    • 与“床”组合时,可指具体寝具或抽象的生活状态。
  2. 使用场景:
    • 字面用法多见于历史文献,强调起居简朴或具体物品;
    • 比喻用法多用于文学表达,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若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建议参考《南齐书》等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阿意苟合百日黄白玉便步饼子碧清裨王不茶不饭采定冲劲儿丛拥打击乐器点鬼断亡笃簌簌厄勤房间霏蕤官罢皓翁歡呼湖唇魂意监理骄懦脚腕椒香机静精贯白日颈领掎遮讵肯匟几客衣留余地醁醑吗吗糊糊冥芒嗼然牛肉拟效咆咻普度群生磬钱清淑亲如骨肉人王散射闪神儿审断时速十载寒窗石趾舜日尧年斯缠四洲帷冒侮谇小半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