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跨坐在岩石上向前移动。《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又有三池、盘石阪,道陿者尺六七寸,长者径三十里,临峥嶸不测之深,行者骑步相持,绳索相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有磐石之隥,道狭尺餘,行者骑步相持,絙桥相引。”
“骑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qí bù,其含义主要有以下两类解释:
指在险峻山路上行进的方式,即跨坐在岩石上缓慢移动。该用法多见于《汉书》《水经注》等古籍,描述古代行人在狭窄山道(如“道陿者尺六七寸”)时的艰难行进动作: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走路姿势像骑马一样”,形容行走时身体前倾、步伐稳健或轻盈的状态。不过此释义缺乏古籍或权威文献支持,可能是对字面的引申解读,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书》《水经注》等古籍原文,或咨询语言学专家。
骑步是指骑乘自行车或其他类似车辆行走的动作和方式。
骑步的部首是马,并且包含12个笔画。
骑步一词来源于“骑”和“步”的组合,其中“骑”表示骑乘,借指骑乘各种交通工具;“步”表示步行。结合起来,骑步即指骑乘交通工具进行行走。
騎步是骑步在繁体字中的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可以用「乘」代替「骑」,用「行」或「走」代替「步」。
1. 我每天早上骑步去上班。
2. 她喜欢骑步游览风景名胜。
1. 骑车:骑乘自行车。
2. 骑马:骑乘马匹。
3. 骑摩托车:骑乘摩托车。
骑行、骑驶
步行、徒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