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亡阙的意思、亡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亡阙的解释

亡缺。散失残缺。《后汉书·胡广传》:“初, 杨雄 依《虞箴》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其九箴亡闕。”《旧唐书·经籍志上》:“于时祕书省经书,实多亡闕,诸司坟籍,不暇讨论。”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礼文亡闕,无若近时,而婚丧尤为乖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亡阙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用特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缺失、遗漏”,亦可引申为对重要事物的损毁或中断。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亡”通“无”,表“失去”义;“阙”本指宫门前两侧的楼观,后引申为“空缺、缺陷”。二者结合后,“亡阙”在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的缺失,例如《宋书·礼志三》载:“丧乱以来,儒家之教渐替,礼仪亡阙,不可复行”。

该词在古汉语中常出现于史书及政论文本,如《南齐书》提及战乱导致“典籍亡阙,礼乐不存”,强调文化传承的断裂。现代汉语中,“亡阙”已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典文献或历史制度时仍具学术价值,例如学者分析唐代礼制改革时,会引用“陵庙祭祀,多有亡阙”佐证制度变迁。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南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亡阙”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引申与用例

  1. 文献或礼制的缺失
    多用于描述古籍、礼法因年代久远或战乱导致内容不完整。例如:

    • 《后汉书》提到杨雄的《十二州二十五官箴》中“九箴亡阙”;
    • 《旧唐书》记载唐代秘书省藏书“实多亡阙”。
  2. 人才或职位的空缺
    引申为组织或国家因关键职位无人担任而陷入困境。例如:

    • 古代“阙”指宫门守卫官员,“亡阙”可比喻重要职位空缺导致政务停滞。

三、相关文献

四、使用场景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后汉书·胡广传》或宋代《鸡肋编》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敖仓阿月备办鼻柱侪匹澄湛崇崇垂白宕匠典馈梵贝番首法制非沮焚芝附从父天光前绝后诡把戏衡水虹楼闳妙斛二瘕回骤戛磨箭决交盖葭墙嘉日饥饿警拔尽量可恼狂越两半球莲花白离旷灵轨灵龛唸唸呢呢弄思盘龙髻遣车驱驭软冻冻儒修申发失御首善之地书呆子睡性燧火速捷孙曹恬默铜阙望寮完裔仙草险阻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