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镂身的意思、镂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镂身的解释

在身体上刺画有色的花纹或图案。《文选·左思<吴都赋>》:“雕题之士,鏤身之卒。比饰虬龙,蛟螭与对。” 刘良 注:“言夷人雕额鏤身为文,与虬龙之饰相似,故云此饰又可与虬龙偶对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 越 人习水,必鏤身以避蛟龙之患。”参见“ 文身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镂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指在身体皮肤上刻刺花纹或文字,即现代汉语中常说的“文身”或“刺青”。以下是基于汉语词典角度的详细解释,并附有权威来源参考:


一、 词义解析

  1. 本义:

    • “镂”字本义为雕刻。《说文解字》释“镂”:“刚铁也,可以刻镂。从金,娄声。” 段玉裁注:“凡雕凿使之有文理者皆曰镂。” 引申为在物体上刻出沟槽或花纹。
    • “身”指人的身体。
    • 因此,“镂身”字面意思就是在人的身体上进行雕刻。
  2. 引申义/常用义:

    • 特指一种古老的身体装饰习俗或刑罚手段,即在人的皮肤上刺刻出永久性的图案、花纹或文字。这通常通过用针或其他尖锐工具刺破皮肤,并注入颜料(如墨汁)来实现。
    • 这种行为在古代不同文化和族群中具有多种意义,可能用于:
      • 部落标识或成人礼的象征。
      • 宗教信仰的表达。
      • 地位、荣誉或勇气的标记。
      • 刑罚(如古代的“墨刑”或“黥面”,即在犯人脸上刺字)。
      • 纯粹的装饰或个人喜好。

二、 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 主编):

    • 对“镂身”的释义明确为:“在身体上刺刻花纹。即文身。” 这是最权威、最全面的现代汉语词典之一,其释义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上海辞书出版社发行。可参考其官方在线资源或权威图书馆馆藏(如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提供检索服务,具体链接需根据平台实时情况确定,此处提供来源名称)。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虽未直接收录“镂身”词条,但对“镂”的释义包含“雕刻”义项,对“文身”有明确解释:“在人体上刺画有色的花纹或图形。” 这间接支持了“镂身”即“文身”的含义。
    • 来源参考: 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古代汉语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书。可通过商务印书馆官网或其合作平台查询。
  3. 《说文解字》(许慎 著):

    • 作为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其对“镂”字的解释(“刚铁也,可以刻镂”)为理解“镂身”一词中“镂”的动作本质提供了字源学依据。
    • 来源参考: 中华书局等多家出版社有校注本出版。其内容可在专业古籍数据库或图书馆查阅。
  4. 《礼记·王制》:

    • 虽非词典,但作为儒家经典,其中记载:“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题交趾…” 这里的“文身”、“雕题”(雕刻额头)是“镂身”习俗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体现,印证了该行为的古老性和文化背景。
    • 来源参考: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等权威整理本。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等古籍数据库查阅。

三、 总结

“镂身”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核心且明确的含义就是在人体皮肤上刺刻出永久性的花纹或文字,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文身”或“刺青”。这一释义得到了《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的直接确认,其字义构成(“镂”+“身”)清晰,并有《说文解字》的字源学支撑和《礼记》等古籍文献的实例印证。

网络扩展解释

“镂身”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镂身”读作lòu shēn,指在身体上刺画有色的花纹或图案,即传统习俗中的“文身”。这一行为常见于古代某些族群的文化中,如《吴都赋》提到的“镂身之卒”,即指身上刺有花纹的士兵。


历史与文化背景

  1. 文身习俗:古代越人(如百越族群)因生活在水域周边,认为镂身可避蛟龙之害,故有“越人习水,必镂身以避蛟龙”的记载(《酉阳杂俎》)。
  2. 象征意义:刺画的内容多为龙、蛟等图腾,既用于装饰,也承载着身份标识或信仰功能。

其他解释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镂身”引申为成语,比喻通过自我修炼提升品质或能力。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见明确依据,可能为现代衍生义,需结合语境区分。


发音与结构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证,可参考《文选·吴都赋》或《酉阳杂俎》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爱乐阿那曲柏舟宝利保育院罢怯背包标梅倡狂朝巾诚欵持满戒盈愁肠九回传踏楚璞打虎拍蝇大排丁家艰放秋垄芳树告猎格保给输过送滑漏荒诞无稽货摊祸种夹衖讲坛燋秃赍粮藉寇决论扣刀揆抚老鸡头撩风磷磨履和满心欢喜愍哀名高难副磨趄子宁昌千吨乾晖清浏倾望雀离浮图肉颤心惊死脑瓜骨耸人听闻唐璜帖括派尾随文昭武穆相盈哮啕狎赏谢池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