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鞶帨的意思、鞶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鞶帨的解释

(1).腰带和佩巾。 汉 扬雄 《法言·寡见》:“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恶在《老》《老》也。” 李轨 注:“鞶,大带;帨,佩巾也。衣有华藻文绣,书有经传训解也。文绣之衣,分明易察;训解之书,灼然易晓。” 清 周亮工 《朱静一诗序》:“盖皆先生旧日塞上噢咻诸健士,或有为先生持鞶帨者。”

(2).古代妇女用的小囊和毛巾。 唐 韩愈 《吊武侍御所画佛文》:“御史 武君 当年丧其配,歛其遗服櫛珥鞶帨于篋。月旦、十五日,则一出而陈之。” 清 龚自珍 《阙里孙孺人墓志铭》:“若夫才艺之美,能刻繆篆施金石,以及鞶帨黹紩之事,丝竹音律之具,靡不通妙焉。”

(3).比喻雕饰华丽的辞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 清 龚自珍 《写神思铭》:“谓怀古也,曾不朕乎诗书;谓感物也,岂能役乎鞶帨。”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九:“居然流览关河胜,岂是寻常鞶帨词,柳絮因风诗句好,定知传诵徧 滇池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鞶帨(pán shuì)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化意蕴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本义溯源

"鞶"指古代系于衣外的皮质大带,《说文解字》释为"大带也",多用于悬挂佩饰;"帨"为佩巾,《礼记·内则》载"左佩纷帨",主要用于拭手或装饰。二者合称特指古代贵族服饰中的佩带系统,常见于《后汉书·舆服志》对官员服饰的记载。

二、文化引申

汉代扬雄《法言·寡见》提出"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首次将鞶帨引申为浮华文辞的代称。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进一步阐释:"文人无识,而但知夸其鞶帨",以此批判文风浮夸的现象。

三、礼制功能

在祭祀礼仪中,《礼记·明堂位》记载"鞶帨玉璜"作为礼器组合,承载着"敬天法祖"的礼制内涵。考古发现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也证实,鞶帨曾是贵族身份的重要标识物。

网络扩展解释

“鞶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由“鞶”和“帨”两个部分组成,其含义可从本义和引申义两个层面理解:


1. 本义:服饰配件


2. 引申义:华而不实的文辞

汉代扬雄在《法言·寡见》中批评浮夸文风时写道:“今之学者,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
此处以“鞶帨”比喻繁琐的装饰,引申为过度雕琢、缺乏实质内容的文字或形式,类似“繁文缛节”或“辞藻堆砌”。


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鞶帨”多用于文学批评或学术讨论,强调对形式主义的否定。例如:“此文鞶帨满纸,却空洞无物。”

若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用例,可查阅《说文解字》《礼记》及扬雄《法言》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鼻孔朝天冰魂鞞扇舞嶓岷不吃烟火食长陵蟾镜窜掇打稿导板堕指二人台反鞭覆映祴乐功状够味儿关约聒帐谷水韩范号天滑动交罗娇软借水推船极亩九神醵借君夫人柯欘口燥唇干狼壶逻守曼绰茗粥抨弓被褐潜溃七角啓口青肚皮猢狲钦仰啓邑拳握全武行濡染市尺手牌鼠狼丝緍素商逃丁童顽鮀江橐吾望夫石稳拍俉俉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