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从前栖息的树林。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羈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 唐 李端 《送郭补阙归江阳》诗:“雁影愁斜日,鶯声怨故林。” 明 刘基 《吊祖豫州赋》:“鱼游思故渊兮,鸟栖思故林。”
(2).故乡的树林。比喻故乡或家园。 唐 杜甫 《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宋 王安石 《欲归》诗:“緑稍还幽草,红应动故林。” 明 宗元豫 《早春送李季子南游》诗:“云山正好来新句,春月初明别故林。”
(3).指 桃林 。在 华山 之东。相传 武王 克 商 后,纵马于 华山 之阳,放牛于 桃林 之墟,示天下不复用兵。 晋 潘岳 《西征赋》:“问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 桃园 。”
“故林”一词在古典文学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综合各文献解释如下:
字面含义:从前栖息的树林
指鸟类或人曾经栖息过的树林,常见于自然景象的描写。如谢灵运《晚出西射堂》中“迷鸟怀故林”,李端《送郭补阙归江阳》中“鶯声怨故林”,均以“故林”代指旧居环境。
比喻意义:故乡或家园
通过故乡的树林象征对故土的眷恋。例如:
典故特指:华山以东的桃林
源自周武王灭商后“放牛于桃林之墟”的典故(见《尚书》),象征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景象。此用法多用于历史或咏史诗中。
补充说明:不同语境下需结合具体诗文理解。例如李颀《送陈章甫》“闻道故林相识多”,此处“故林”双关,既指故乡,亦暗含对友人归隐的关切。
如需更完整释义或诗句出处,可参考《唐诗三百首》或《文选》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