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敲冰索火 ”。《大光明藏经》卷下:“师曰:‘敲冰求火,论功不遂。’”
“敲冰求火”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字面意思:敲开冰块寻找火种。
比喻义:比喻方法完全错误或方向相反,导致不可能实现目标。类似“缘木求鱼”。
该成语通过生动的自然现象,警示人们方法的重要性,常用于文学、口语中批评徒劳无功的行为。
敲冰求火是一个成语,用来比喻进行无谓的努力或行动毫无效果。
敲冰求火的拆分部首是手和冫,它的总笔画数是12画。
敲冰求火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齐物论》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寓言讲述了一个人在冰天雪地中敲打冰块,希望能生火取暖。这个故事形象地传达了人们在错误的环境中行动是徒劳无功的意义。
在繁体中文中,敲冰求火的写法是「敲冰求火」。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敲冰求火的写法是「敲冰就火」。
以下是一些使用敲冰求火的例句:
例句1:他怎么也不肯听劝,真是敲冰求火。
例句2:别再试了,那样做就是敲冰求火。
与敲冰求火相关的组词有:
努力、行动、效果
与敲冰求火近义词是:
鞭长莫及、徒劳无功、无能为力
与敲冰求火反义词是:
事半功倍、事半而功倍、一击即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