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谦驯的意思、谦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谦驯的解释

谦让善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 十娘 虽谦驯,但善怒,颇不善 崑生 所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谦驯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谦”和“驯”两个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态度谦逊温和,言行恭敬顺从。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谦驯”强调个体在待人接物时表现出的谦卑有礼与温顺柔和的特质。其中:

二、语义延伸与用法

  1. 品德层面

    形容人谦卑自持、不骄不躁的品格。例如《汉语大词典》引例中,常用以赞许君子“谦驯有礼”,体现儒家推崇的温良恭俭让美德。

  2. 行为表现

    指言行恭敬顺从,无傲慢或冲突之举。如清代文献中“待人谦驯”即指态度温和、尊重他人意见。

  3. 古今差异

    现代汉语中,“谦驯”使用频率较低,多被“谦逊”“温顺”等词替代,但在文言或书面语中仍保留其典雅色彩。《现代汉语词典》将其标注为“书面语词”,释义为“谦虚驯顺”。

三、经典用例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论及修身时强调:“君子谦驯而不卑,刚毅而不暴”,此处“谦驯”与“刚毅”对举,凸显外柔内刚的平衡之道。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第11卷,页892。
  2. 《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修订版)页1286。
  3.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页1042。
  4.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中华书局,2016),页177。

网络扩展解释

“谦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

一、基本含义

“谦驯”指谦让善良的品质,形容人温和、不傲慢的性格特点。具体表现为:

  1. 谦虚:不自满,保持低调;
  2. 温顺:待人接物柔和;
  3. 善良:心怀善意,尊重他人。

二、出处与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青蛙神》:“十娘虽谦驯,但善怒,颇不善崑生所为。”。此处通过人物性格描写,体现“谦驯”与“易怒”的对比。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人际交往中的性格特质,例如:

四、补充说明

需注意与“谦逊”的区别:“谦逊”更强调不自满的态度,而“谦驯”还包含温顺、善良的深层含义。此外,现代语境中该词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文学或特定品牌命名中(如鸿星尔克“谦驯”系列运动鞋)。

别人正在浏览...

嗄嘶不忍卒读涔淫策无遗算産妇晨轴出继春卷当簿酖沈弟父低谷顶拜蠹言耳扒沸射俯首就缚冈岭苟语豪光浩慨横悖硡隐鹣钗坚强不屈稽殆考览老鸹翎老鳏亮飕料民流音臝葬驴马畜貌状南子庞庞炮祭乾昧翘足可待倾杯乐七祖取进趣谈扰逼若非事生肘腋侍御师水难书帽説泛太山北斗桃李蹊庭芜铜匠鸟通识吐欵乡枌降龙伏虎鰕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