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绥接的意思、绥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绥接的解释

抚慰交往。《魏书·京兆王子推传》:“ 子推 性沉雅,善於绥接, 秦 雍 之人,服其威惠。”《南史·王僧辩传》:“母姓 魏氏 ,性甚安和,善於绥接,家门内外莫不怀之。”《新唐书·文艺传中·崔珙》:“方是时, 西戎 归故地,边奏係驛,议所以绥接, 珙 坐不自力避事,下除太子少师,分司 东都 ,就拜留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绥接"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文言词汇,现代汉语词典中较少收录。其核心含义可以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中解析:

  1. 字义解析

    • 绥 (suí):本义指登车时拉手的绳索,引申为安抚、安定、使平静。《说文解字》:“绥,车中把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安之稱。”如“绥靖”、“绥抚”。
    • 接 (jiē):本义指两手相交,引申为交接、接触、会合、接纳、接待。《说文解字》:“接,交也。”如“接待”、“接见”、“连接”。
  2. 词义综合

    • “绥接” 可理解为“以安抚、平态度或方式进行接待、交接或接触”。它强调在人际交往、公务处理或外交场合中,采取一种温和、安抚、使对方安心的方式来进行会面、交涉或接纳。
    • 其核心在于“绥”所蕴含的安抚、安定之意,修饰了“接”所表示的交接、接触行为。
  3. 古籍用例与语境

    •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尤其在描述外交、官员任免或安抚归附者等情境。
    • 例如,《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孙权事:“及权为魏绥接,使命称藩……” 此处指孙权表面上对魏国采取安抚、顺从的态度进行交往(称臣纳贡)。
    • 又如,描述官员上任或处理事务时,以平和安抚的方式与当地人士或下属接触交接。
  4. 现代理解与使用

    • “绥接”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属于历史词汇。
    • 其含义可以理解为“安抚性地接待/交接” 或“以怀柔方式进行接触”。
    • 在理解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时,需把握其“安抚”与“接触”两层意思的结合。

“绥接”意指以安抚、平态度进行接待、交接或接触。它强调在人际交往或公务处理中,采取一种温和、安定对方情绪的方式来进行互动,多用于历史文献中描述外交、官员莅任或安抚归附等情境。

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绥接”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uí jiē,其核心含义为抚慰交往,常用于描述对他人的安抚与交际能力。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用法与语境

  1. 历史典籍中的用例

    • 《魏书·京兆王子推传》提到子推“性沉雅,善于绥接”,指他性格沉稳,擅长安抚人心、与人交往。
    • 《南史·王僧辩传》称其母“性甚安和,善于绥接”,形容她以平和态度维系家族内外关系。
  2. 现代延伸解释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扩展为“顺利连接事物,使之成为整体”,可能结合了“绥”的“连接”义项,但此用法较少见。


权威性辨析


“绥接”主要用于形容通过安抚与沟通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多见于历史人物评价。若需引用现代延伸义,建议标注来源并说明语境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懊恼拜龙牌保任比手划脚漕渠长寝朝新暮敝川后调兵方寸已乱斐如風領府经高德鬼国好强篁竹还债花枝蛔厥健翮徼迎饥罢绢帖绢子濬洫烂巾巾良游漫指猫猪愍怜旁道旁观者效应撇叶品月毗沙门天王诮哗岐跗青雘栖意器宇瞿唐僧轩上荨饰棺拭目以俟诗誉矢忠守道安贫束发疏屦诉列特惠腾踔贴画铜虎外部联系详赡溪豁行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