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襁褓的意思、襁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襁褓的解釋

[swadding clothes] 襁保,襁葆。背負嬰兒用的寬帶和包裹嬰兒的被子。後亦指嬰兒包

昔成王年幼,越在襁保(褓)。——《後漢書·桓郁傳》

詳細解釋

亦作“ 襁緥 ”。亦作“ 襁葆 ”。 1.葆,通“ 褓 ”。背負嬰兒用的寬帶和包裹嬰兒的被子。後亦泛指嬰兒包。《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漢書·宣帝紀》:“曾孫雖在襁緥,猶坐收繫郡邸獄。” 顔師古 注引 孟康 曰:“緥,小兒被也。”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嬰孩無知,雖使隕於母胎,夭於襁褓,啜氣欲絶,豈識患苦!” 艾青 《年輕的母親》詩:“打開襁褓又包好,抱起嬰兒又放下,嘴裡在自言自語,好像和嬰兒對話。”

(2).葆,通“ 褓 ”。借指嬰幼兒。 漢 賈誼 《新書·數甯》:“ 發子 曰:‘至治之極,父無死子,兄無死弟,途無襁褓之葬,各以其順終。’” 宋 黃庭堅 《寄耿令幾父過新堂邑作》詩:“白頭晏起飯,襁褓語嘔啞。”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六章:“餘自襁褓,獨媪一人憐而撫我,不圖今已長眠。”

(3).葆,通“ 褓 ”。謂把嬰兒包裹在小兒被中。 宋 洪邁 《夷堅乙志·龔濤前身》:“醫居于郡治之南,過司法廳,見門外擾擾往來,雲:‘官病亟。’及至 龔氏 而 濤 生。襁葆畢,復還,則司法已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襁褓”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iǎng bǎo(注意“襁”不讀 qiáng)。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本義
    指包裹嬰兒的寬帶(襁)和被子(褓),後泛指嬰兒包或包裹嬰兒的行為。古代襁褓尺寸約為長1.2-2尺、寬8寸。
  2. 引申義
    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或比喻嬰幼兒時期。例如:“尚在襁褓中”表示嬰兒階段,“脫離襁褓”比喻長大成人。

二、結構與文化内涵


三、應用與例句

  1. 文學引用
    《列子·天瑞》提到“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指嬰兒出生即夭折。
  2. 現代用法
    • “她尚在襁褓中就被收養。”
    • “脫離襁褓後,孩子逐漸獨立。”

四、常見誤區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詞典或百科(如漢典、搜狗百科)。

網絡擴展解釋二

襁褓的意思

襁褓(qiǎng bǎo)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指的是給嬰孩包裹的嬰兒抱被子或抱的衣物。這是一個用于描述嬰幼兒衣物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襁褓的部首分别是衣(yī)和虍(hū),總共有2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字

襁褓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襁褓》一篇中,成為了漢字的一部分。在繁體字中,襁褓的寫法為「纓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會有所不同。襁褓的古時寫法是「襁褓」,與現代簡化字形式略有區别。

例句

1. 她将嬰兒包裹在襁褓中,小心照料。

2. 這件襁褓是我們家傳的,有着特殊的紋路。

組詞

襁褓的一些相關詞彙有:

1. 襁褓包:專門為嬰兒設計的包裹。

2. 襁褓袋:用于裝嬰兒衣物的袋子。

3. 襁褓師:專門從事嬰兒護理的人。

近義詞和反義詞

襁褓的近義詞是「抱被」,反義詞是「鬥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