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阔广远貌。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秦皇岛》:“ 武林 黄汝亨 《山海关观海歌》:‘秋涛莽泱横无际,北抵 燕支 东度 辽 。’”
“莽泱”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ǎng yāng(注音:ㄇㄤˇ ㄧㄤ),其核心含义为“辽阔广远的样子”,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观的壮阔无际。以下是详细解释:
文献来源:出自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秦皇岛》,引用了黄汝亨的诗句:
“秋涛莽泱横无际,北抵燕支东度辽。”
此句通过“莽泱”形容海涛的浩渺壮阔。
近现代引用:近现代诗人苏渊雷在《沁园春·迎一九六三年》中亦用“莽莽泱泱”形容山河的辽阔。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相关诗词,可参考《长安客话》原文或文学类词典。
莽泱是一个汉字词汇,由两个部首组成:草木部和水部。草木部表示与植物有关,水部表示与水有关。根据《康熙字典》的记录,莽泱的拼音为mǎng yāng。
莽泱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发展。它最早被使用时,是用来形容荒凉、荒废、茂盛的草木丛生的景象。莽在古时的写法中被称为"荒",意为荒废、荒芜。泱在古时的写法中则被称为"水",意为水淹、泛滥。结合一起,莽泱形容的是一片被水淹没、茂盛的草木丛生的景象。
在繁体字中,莽泱的写法是莽浟。莽的草木部被替换为原始的草字头,泱的水部则保持不变。这种写法更加接近古时的汉字形态,给人一种古老、传统的感觉。
在句子中,莽泱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环境中丛林茂盛、野生植物繁多的景象。例如:"大雨过后,山间莽泱一片。"这句话描述的是雨后山林中杂草丛生、植物茂盛的景象。
除了莽泱之外,还可以组成一些与自然环境和植物相关的词汇,例如:莽原、草莽、丛莽等。
与莽泱相近的词语有草木茂盛、繁茂、丛林生长等。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描述类似的自然景观。
反义词方面,与莽泱相对的是凋零、荒芜、贫瘠等词语。这些词语用来描述荒草丛生、植物不茂盛的景象。
总之,莽泱是一个古老的词汇,它形容的是荒凉、荒废、茂盛的草木丛生的景象。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和繁体字中的写法都能感受到其古老的气息。通过莽泱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世界的多样性。
【别人正在浏览】